三晋大地秋风凉,众宾哭泣伤断肠,今天,我们在此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深切怀念我们敬爱的父亲大人冯太福。
父亲冯太福,曾用名冯泰福,1917年11月15日出生于寿阳县解愁乡冯家庄一个贫苦的农民之家。从小就吃苦耐劳,孝敬父母,孝敬兄长,经常帮助大人打柴、担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父亲性情耿直,从小就爱打抱不平,仗义执言,受到小伙伴们的拥护和大人们的好评。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寇全面进攻山西,妄图打通津浦线,进而占领西北切断中国与苏联的联系,山西成了全国重点战场,这时候的父亲20来岁,正是热血腾腾的正义青年,当他看到日本鬼子占我家院,无恶不作时,心中非常气愤,觉得一个堂堂的中国人是绝不能当亡国奴的!在当地中共组织的关心下,冯家庄成立了民兵游击队,建立了武委会,在本庄广大村民的一致拥护下,父亲当上了武当会主任,带领村民与日本鬼子进行着不屈不饶的抗争。在百团大战中,武委会带领全村民配合八路军在石太线扒铁路,进行破袭战,在抗战八年中冯家庄的民兵和广大村民一直坚持和日本鬼子进行着反抗斗争。
1946年上半年,蒋介石撤毁了停战协议,全面发动内战,妄图在三个月消灭共产党。1946年6月,父亲参加了八路军正规部队晋中独立旅,转战于山西、河北省一带,从班长、排长,到49年解放初期,由于作战勇敢,被提升为连长,解放后部队驻守天津塘沽。解放初期,由于有大量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和反动会道门人员需要劳动改造,父亲由正规部队又转为青海省公安厅劳改局属下的公安部队,对以上人员进行艰苦细致的改造工作。父亲在当公安管教干部时除了对服刑和劳改就业职工中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及一般服刑人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外,在平整大田的劳动中,父亲一直带头挖沙粒包、挑土、平整土地,下工后,和其他人一样,也是一身土、一身泥,那些服刑人员说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他们从父亲身上,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文革前一年,公安厅劳改农场政治犯全部外迁新场,父亲等一大批老八路、老革命被留下又转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带领数万名从山东来的小青年,进行着大规模地开荒种地,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屯垦戒边。在兵团的近20年时间里,父亲不管是在连队、在团部、在师部、他都能以身作则带头干,小青年们都夸“老革命真是头使不完劲的老黄牛!”
父亲公私分明,纯朴正直,在我们小时候就教导我们不能拿公家的东西,不能沾公家的光。教导我们不能偷、不能抢、不要说假话,人活着要有骨气。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要靠真本事吃饭。等我们长大工作后,父亲仍反复教导我们要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干事,不骄、不傲、不贪、不占、要廉洁奉公,两袖清风,要干干净净做人,要对得起党的培养。正是在父亲的敦敦教导下,才使我们几个子女一个个学业有成,一个个走向政府机关、走向人民教师队伍、走向社会、走向成功。
一九八二年,父亲从兵团格尔木师部离休定居苏州。几十年的劳作,一下子歇下来让父亲很不适应。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风光再美,也抹不去父亲对家乡的眷恋。经考虑再三,征得母亲同意,父亲以65岁的年龄又回到家乡,一边伺候着老母亲、老兄长,一边在村前的荒山开荒种果树,二十年如一日,天天上山种树不止,累了就躺在山坡上唱几曲戏曲,渴了就喝几口自己带来的水,几十年下来,就靠着老父亲的一股硬劲,硬是把几百亩荒山都种上了果树,并开花结果,树木也成才了,但就在这时,石家庄到太原的石太线要建电气化铁路,公家要征地,父亲种的树大都在被征范围内,这些树在当时共价值五六十万元,当公家向父亲赔偿时,父亲竟一分钱也不要,说我是一名老党员,修铁路是造福人民,我们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还要啥钱呢!痛痛快快的把树林捐了出去!平常村、乡有什么事情,父亲也经常捐款资助。回故乡三十年来一直坚持义务修整乡间公路。铁路旁的树被占以后,他又在别的荒坡坚持种树。父亲的义举受到了当地百姓和乡、县、地(市)、省里的重视,省、地、县的电视台、报纸都加以报道,苏州的报纸和中央一些新闻媒体也做了报道。几十年来,父亲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管教干部、模范兵团干部、寿阳县“十大新闻人物”,县、乡优秀共产党员。还曾被授予新中国解放勋章,公安部蓝盾勋章、抗日战争胜利勋章,战争年代还多次应功受奖。
父亲的一生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一生,是努力工作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一生。并在晚年有幸碰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盛世时代,本应更好的颐养天年,享受幸福的晚年,而今却匆匆离我们而去,令我们子女和亲朋好友万分悲痛和无比眷恋!
我们一定要牢记父亲的敦敦教诲,化悲痛为力量,以父亲为榜样,和善待人、努力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以告慰父亲大人的在天之灵。今天,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前来参加告别仪式,在此,我代表我们全家人向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深深的鞠躬!
作者:金阊区离休干部 冯太福之长子冯海昭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