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号称“万物之灵”——了不起啊!难怪高尔基有言:最美妙的职务,是在地球上做一个人。然而,既有幸生而为人者,为什么又常常慨叹:“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呢?积八十三年之经验,深感实乃“不切实际的欲望”太多了;许多“烦恼”是“自己寻来”的。
先从小事谈起:比如,国人讲究的有些“口彩”和“忌讳”就是:像由于粤语“八”“发” 谐音,因而,三个“八”连在一起的任何号码,都成了“抢手货”,真是庸人自扰!相反,去看望病人,则不能带苹果,因为按吴语,苹果与“病故”谐音。老干局给老同志发钟,也只能请他们来领,不能送上门。因为送钟与“送终”谐音也。
当然,类似的“自寻烦恼”,外国人也有。比如西洋人忌讳“13”,改革开放以来,国人也不乏“赶时髦”者。对以上种种,我虽一概不信;但久而久之,听的“例证”多了,虽信念未改,也觉得,倘无大碍,不妨“姑妄听之”了;结果如何呢?
今年4月15日,部分老战友相聚福州。当时,苏州直达福州的火车,只有一班“新空调普快”,行程长达20个小时。我原计划12或14号启程,不料12号还有事离不开苏州,而一位25年未见的好友,15号清晨又“非离开福州不可”。我只好13号动身了。不料,买到硬卧车票一看,巧了——竟又是13号车厢。
我当然不会因此改变行程,却不禁联想到2009年10月,许多老战友欢聚福州数日分别时,六十年前参军那天还不满十三周岁的壮老汉小李,曾先后拥抱我三次,每次彼此都禁不住热泪盈眶;这是空前的,因而归途我曾“一闪念”——莫非他预感今后我未必能再来福州了?这也是我三年后,又决定旧地重游的动因之一。因此,内心不免有个疙瘩。
所以,赴闽行前还特地做了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结果正常。此行头尾十五天,除京、沪、苏、闽部分战友小聚福州,我还去了泉州、漳州、厦门探亲访友,也是有意检测一下自己的体力、毅力和“运气”——兼以证明“十三”其实与“不吉利”无关也。十五天跑了四个市,风尘仆仆,却没有感冒,也没感累。附带说一句,我在福州买的回苏车票又竟是14车厢。“14”不也 谐音“失事”吗?可我不是依旧正点抵苏、顺利返家了吗?而且,回来当天下午就参加了区老干局组织的活动呢!
回苏后,将近三个月来,也忙忙碌碌不曾闲过;六月下旬,还独自去杭州参加老战友一本书的首发式,动车来回,坐的几号车厢?早忘记了——何必自寻烦恼——哈哈!
作者:金阊区离休干部 张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