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钱政:难忘瘦西湖
【发布日期: 2012/7/17 】【来源: 常熟市 】【阅读次数: 2594 】【关闭窗口

 

从“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等等诗词里,看到我们的古人,是多么了解,懂得,向往扬州呀。扬州的美,瘦西湖的丽,似乎以春为最。烟花三月的扬州丰腴华美,妩媚多姿,如盛装而出的丽人,更似冰晶玉洁,清淡俏丽的玉人。

我和老伴多次将脚步留在通往深处的长堤上,两岸垂柳,绿水缓流,闲亭静阁,石桥画舫,游船穿梭,游人如织。我们走走看看指指点点,只觉得处处是景,步步有新。瘦西湖水树交映,游程曲折。瘦西湖的风情,全蕴藏在这碧波绿水中,沉静清淡而不乏秀气、灵气。瘦西湖迥异于杭州西湖的开阔,却显得婉约、曼妙、宁静。

处处流水,不疾不徐,牵引你去欣赏她的美,品尝她的味。这水也真瘦,瘦的婀娜如善舞的水袖。长堤尽头是徐园所在,修竹瘦梅中的幽径古院,仿佛进入的是一园旧时光。取名来自“两只黄鹂鸣翠柳”的听鹂馆,立于院前,在扑鼻略香中小憩,眼前一千多年前的两口作为镇水之用的大铁岿然不动,厚重而沧桑。旁有一榭,名叫春草池塘吟,处处是诗意,而这些诗意成就了瘦西湖的人文底蕴。

过小金山,走钓鱼台,可说瘦西湖步步有景点,处处是古典。在小金山岛上,有清代初年建的供人月夜赏景的“月观”,一年中秋,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此手书一联:“月来满地水,云气一天山。”形象贴切,充满诗情画意,游人无不赞绝,均有不虚此行之感。扬州的市标——五亭桥,一定要到的,这是一座桥、亭结合,五亭毗连,设计独特,建筑精巧的亭桥。亭与亭之间以短廊相接,四面玲珑,任你依靠或站立在哪一边,皆有美景入眼,风情领略。莲花桥三个字,字体拙朴、含有禅意,风吹过,檐角铃响,与亭下水声相和,坐在亭中如置身水中,只静静地听这一段天籁。这铃声、水声和远处隐约的琴声,使人怡然自得,从喧闹繁杂中径自通往安静之路,得到另一种净化心灵的享受。抬头时看见亭顶仙鹤展翅的图像,想起“骑鹤下扬州”的典故。这座城在历史的风霜下,承接过人吗多少绵绵不绝的神往。

再到熙春台,看到启功老人写的楹联。尤其喜欢“扁舟过桥下,闻萧声何处,有风吹到月三更”。这瘦西湖的静谧,安静,更适合在月下欣赏吧!这正是她的风韵所在,难以言尽的风韵。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是一定要寻觅的,对照路标,寻到了二十四桥,却原来是座白矾石玉状单孔的拱形石桥。桥非旧时的桥,因为这是座新建的桥。也许无声冷月映碧波,有声竹箫吹人醉的二十四桥,只存在于古诗词中了。面对一座和想象中大相径庭的桥,不免觉得自己太天真,也许只有桥下的碧波知道,这里曾经有最真最美最好的风情。曾为瘦西湖名扬古今中外,增色、增声、增名。

记得我曾三次到过扬州,三次来到瘦西湖,三次领略她的容颜。印象最深,得益最多,收获最大的是去年四月,市委老干部局组织离休干部到扬州疗养,住宿在扬州工人疗养院,与瘦西湖近在咫尺,朝夕相处,可说是零距离接触,多次与本地人(老扬州)交往,拉近了与这座城市的距离,增加了对这座城市的感性认知。瘦西湖在他们的话语中,变得多么亲切、美妙和神奇。瘦西湖在我的记忆中不会忘掉,回忆中不会走远,如再有机会,我会再到瘦西湖走走看看,领悟她迷人的景色,难忘的风韵和厚重的文化。

 

                      作者:常熟市老干部 钱政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