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一种揭秘的心理,我们从丝路的发端西安出发,穿过八百里秦川,沿着甘肃走廊,进入新疆后从北线到达葱岭以东的大都会喀什。用现代工具,走完了中国境内的那一段充满骄傲和神奇的丝绸之路。丝路归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些从历史时空传来的悠悠驼铃,玉门关外羌笛的幽咽,莫高窟那些扑朔迷离的故事,维族姑娘和小伙子们欢乐的鼓点,使我的心灵仍在丝路之上荡漾、徘徊…… 我仿佛在看见张骞如何自告奋勇,以生命为代价,前后用了18年的时间,一步一步地把丝绸之路凿空;投笔从戎的班超,带领大队人马在南疆大道上伴着漫天烟尘巡行,在西域苦苦度过了31年的他,直到71岁时才回归故里。我仿佛在听见飞将军李广、“细柳营”里的周亚夫、卫青、霍去病等一个个驰骋沙场的英雄们,正在把“不教胡马度阴山”、“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铮铮誓言化为杀敌的呐喊,进军的鼓点。 也许有人会问,丝绸之路如今还给人们留下什么?是大漠的古城、高原的遗迹、古道旁的废墟,还是为打通和保卫这条通道一代代英雄好汉们的土坟古冢?是在村边、田头都可以捡到的破砖碎瓦、铜钱硬币,还是只有在词海里才能查到的旌旗、马革、羌笛?不错,正是它们,结成了一层世世代代神秘莫测的悬念,一道灿烂辉煌的文化长廊,一条连接亚欧大陆的友谊桥梁,一部使我们认识民族历史的经典大书。看过歌舞《丝路花雨》的都知道,那个“反弹琵琶伎乐天”令人销魂的场景和动作,足以使我们会感受到来自敦煌壁画上的艺术魅力。那样的婀娜舞姿,打动和征服的绝不会是一个人、一群人,而是一个民族、一个世界。 也许有人会说,丝绸之路的作用和辉煌已经成为了过去。不错,经过了2000多年的风雨洗礼,畅通的动脉已被岁月的积淀所淤塞,大漠里那悠悠悦耳的驼铃早已中断,丝路上那川流不息的使者和商贾如今已变成了一队队南来北往的游客,古道上残垣断壁、城郭佛迹随处可见。但就是这些,才都一一分明地记载着“凉州七里十万家,胡儿半解弹琵琶”、“人烟扑地桑柘稠,红颜青旗朱粉楼”、“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翻经”的辉煌历史和壮观场面。今天,当我们足踏着这古道上的碎石沙砾、黄土硬地,从深深地思索中领略出古代中国在这里创造的强盛繁荣和惊天伟业时,这足够我们追昔振奋和流连忘返的了。 新世纪开发大西北的号角早已吹响,再创历史辉煌已成为现代人的梦想。那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记得一位诗人说过:“当我们背着深重的行囊和巨大的荣誉时,我们还没弄清楚生命需要什么?”。生命需要什么?生命需要灿烂的阳光,生命需要清新的空气,生命更需要曲折的经历。每个人都会有许许多多值得骄傲的成就和功绩,但这些辉煌都是暂时的,一时的,只有生命的经历才是难忘的、永恒的。经历就是财富,丝路,是你放牧生命的好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同高原一起呼吸,同湖泊一起心跳,同雪山一起诉说,同胡杨林一起歌唱,沿着心灵之路走下去……
市侨办原副主任 郭家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