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有一份调查显示:85.7%的受访者肯定当下需要“君子人格”。于是,我不由想: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倡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是不是可以通俗化为“君子动口不动手”呢。
当两个人争论得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强势的一方便不由举起了拳头;弱势的一方只好祭起“君子动口不动手”作盾牌时,那举拳头者倘若真是追求真理的君子,这弱势者的“精神胜利法”可能就奏效了,论争还可以心平气和地继续。倘若举拳头者乃急功近利的小人呢?虽表面上的输赢也许立马就有了,但真理却仍然没得。因此,我们普通百姓理所当然地赞成“动口不动手”。
但是,倘若“君子动口不动手”被引申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的依据呢?显然就不会得到普遍的赞同了。因为,在这里“动口”已异化为“发号施令”;“ 动手”则等同于“奉命行事”了。而按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劳心”与“劳力”、“领导”与“被领导”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并无高低贵贱、治与被治之分;而是互为服务对象的嘛!
为此,必须防止 “动口不动手”的“君子”蜕变成了“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空口说白话”的“空头政治家”!因为这样的骗子,似乎越来越多了!其实,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辩证唯物主义者一向认为“知”来源于“行”,又能反过来指导下一步的“行”,因此,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毫无疑义的。
其实,“人猿相揖别”,对于“人”来说,“别”掉的是啥?最主要的不就是凶残的“兽性”吗!人是群体动物,因为,相对于凶禽猛兽,单个的人绝对是弱势;只有通过群体的团结协作,和由此而产生的智慧,才能在长期的“物竞天择”中,成长为“万物之灵”。因此,“人的本质乃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不同于自然界弱肉强食之“自然选择”。
人类社会初期原本是在相互取长补短、团结协作、互利双赢中和平发展的;只是由于生产发展的结果,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两极分化,使强势集团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决定权,甚至生杀予夺之权,从而激起人类的兽性复发:“上战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然而,这只是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暂时的返祖现象。君不见,在这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不但处于弱势的工农群众讲人性,处于强势的精英阶层中的先知先觉者,也觉悟到:人类倘要“可持续发展”,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必须和谐相处了!
事实上,有史以来的所有战争,几乎皆由强势者发动,而以弱势者团结起来反对、并取得胜利而告终。前车之鉴,不胜枚举,人类应该自觉进入“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新时代了——连弱肉强食的自然界,也是小小的蚂蚁“人丁兴旺”,百兽之王的猛虎却成了濒危动物呢!
苏州市金阊区离休干部 张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