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就曾号召“君子务本”。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也一再提醒劳苦的工农大众“别忘本”。而今,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本”之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
何谓“本”?《说文》指出:“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记其处,指事也。本者,根也。与本相对应的是“末”。《说文》指出:“木上曰末,一在其上”记其处,亦指事也。原意是树梢。两者“相反”又“相成”——树木倘无根以吸取土地中的水分和一切营养,就无法成长;但是,“解冻风来末上青”,倘无树梢绿叶的光合作用,也难以健康成长也。
当然,虽说“本”“末”皆不可或缺,但总体上却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而具体情况则又不妨灵活地具体对待也。你看,那唯一能“独木成林”的南方常绿乔木——大榕树,其横向伸出去的枝桠上,竟会生出几处胡须状“气根”以吸取空中的水气,且一旦其长及地,便又触地生根,并逐渐茁壮而成为新干、这不真有点“本末倒置”了?但如此天长日久,几人合抱的主干周围,便出现了许多粗细不一、罗列如儿孙的新干,宛如一小片树林了!于是,这“匠者不顾”的榕树下,也就成为人们难得的纳凉好地方!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最美妙的职务是在地球上做一个人。但是,我们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又是复杂多变的;尤其是产生了万物之灵的人类以来,偌大的地球已被改变成一个小小的村庄了。忘乎所以的人们,似乎也忘了“本”——忘了“人猿相揖别”时,所以能战胜凶禽猛兽的利爪尖牙,原本靠的是团结协作的劳动和由此而产生的智慧;也忘记了“先富”了的自己还应该去“帮后富”,这不也是“忘本”么!
真正的人不会忘本的!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前二千五百年由孔夫子总结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梦想、孟夫子继而指出“人之初性本善”;但直到德国人马克思总结出通过阶级斗争逐步过渡到科学共产主义的理想,又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才总结出“科学发展观”;并且明确规定: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这就是“本”。与之相对应的“末”,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了。这两者都是针对我们民族,长期以来好走极端,盲目随大流的痼疾而下的对症之药呀!
让我们在新的2012年,继续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并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统筹兼顾到所有的“末”,共同喜迎“解冻风来末上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