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盛瀚中: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发布日期: 2011/10/25 】【来源: 张家港市 】【阅读次数: 5175 】【关闭窗口
  第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的时代背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经历多种劫难而不散,是全世界唯一的实例。这个凝聚力既不是经济的也不是军事的,而是文化的凝聚力。建国62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从1989年的世界排名第11位到2010年上升到第2位。国家竞争力(经济总量、效率、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等)在100个国家中排名从1990年的第73位到2008年上升到第17位。但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呈现出弱势状态,我国的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占43%、欧盟占34%、日本占10%。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到2010年为3.27%,相当于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再有国外一地区在公共场所专门用中文写的劝阻不文明行为的警示标语!以及日本人民在大灾面前的淡定、有序和我国曾经出现的食盐抢购风波形成的极大反差,都说明了文化软实力落后与我国的强大国家形象不相称。
  文化建设滞后,不利于经济和人的文明道德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10%的家庭掌握着全国41.4%的财富,财富集中度超过了美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23倍,最高的金融业平均工资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4.7倍。在人们的思想领域出现了一部分人的不良心态:冷漠、浮躁、骄奢淫逸,也有表现自我弱势定位、仇富等。这些种种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其深层根源是文化问题,是人的文明道德素质低下造成的。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和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一个缺乏高素质文化的民族,不是真正强大的民族。
  第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个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的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和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4.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支撑。
  5.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全会决定的各项任务,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作为一名离休的老党员,要响应党的号召,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中努力做到:
  1.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决定》精神,才能在思想行动上与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保持一致,才能对周围群众起到宣传和引导作用。
  2.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3.力所能及,继续为党的工作发挥一份绵薄的作用。
 
作者:盛瀚中,离休干部,张家港市老干部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