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黄健斌:34年的考验 我终于圆了入党梦
【发布日期: 2011/5/17 】【来源: 平江区 】【阅读次数: 3424 】【关闭窗口
 
34年的考验 我终于圆了入党梦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同学的引领下,荣幸地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亲自组建和直接领导的抗日革命文艺队伍——抗敌演剧队。杭州解放后,作为党领导下的演剧四队,又回到了党的怀抱,演剧队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当时我被编入人民解放军第七兵团政治部文工团,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年青文艺战士,受到党组织的欢迎和关怀。把火热的青春和满腔热血献给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努力,是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同时,在党组织和党员战友的感召下,也萌生了入党的心愿。至今我还十分清楚地记得,在杭州解放头一年的党的生日日子里,即一九四九年七月一日那一天,我满怀激情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报告。“八一”建军节前夕支部大会一致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同时报上级组织审批。一时给了我极大的鼓舞。然而,时隔多日,政委就找我谈话,传达了上级的批示。着重指出因我出身于非劳动人民家庭需要再考察……首次入党受挫,我没有消沉而是加倍努力工作,改造思想,不懈地向着入党的目标迈进。
    在部队七年中,我经常带职到海防连队、民兵连,土改中带领妇女工作……我都尽心尽力去做,与连队战士及农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由于在工作学习中表现良好,曾多次立功受奖。当时有关领导对我的入党问题也很关心,记得在浙江温岭工作时我又再次向组织递交了申请报告,当时区委书记也积极做工作,准备发展我入党,但因工作需要我提早离开了温岭,入党的愿望又一次与我失之交臂。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年年频繁的政治运动给国家带来灾难,也使我美好而崇高的入党愿望一次次破灭了,入党之路更加艰难而遥远了。当我在浙江军区的学校工作时,学校的领导和大多数同志都是来自部队而后集体转业的军人,政治氛围很浓。我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经常对外上公开课。学校领导在业务上政治上都重视对我的培养,党组织和党员同志也给我热情的帮助,于是我又鼓起了勇气第三次向党支部递交申请报告。正当愿望即将在眼前实现时,肃反运动开始。因我有亲属在台湾,所谓的海外关系,我的入党问题就此被停下来。等待我的仍是再考验。
    尽管工作频繁调动,在浙江军区和南京军区的子弟学校,前后工作十二年之久,但“入党积极分子”的称号却长期伴随着我,也鞭策着我在漫长的入党历程中奋进。然而,文革中我受迫害被关进了“牛棚”。造反派把我多年来写的入党申请书当作“炮弹”轮番批斗,说我是企图混进党内的反革命分子。在那两年的“牛棚”,“劳改”生活中,我常常深思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扪心自问,因为出生关系自己就不能向党靠拢吗?要求上进,要求加入到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枉加之罪?何罪之有?每当想到此我就情不自禁地唱起《红军战士之歌》“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虽然处在逆境,但我并没伤心流泪和退却,在我心中对党的深情依旧,对党的信念矢志不移。我默默地等待着被解放的日子,坚信光明终会到来,总有一天我能投到党的怀抱。
    一九七○年,我从南京调到苏州,分配到平江区由巷小学任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中央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为广大受迫害的干部群众落实了政策,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从此,我在党的正确路线的感召下工作积极性更高了,思想上主动靠拢组织,又一次向党组织递交申请报告,定期向支部汇报思想。在马医科党支部的关怀下,我被选派到党训班学习,提高了对党的性质和党员义务的认识。在苏州十多年的工作取得一些成绩,获得多次奖励。经过三十多年的追求,渴望入党的那一天终于在一九八四年八月实现了。在我时年58岁两鬓起花发,即将退休的时候,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完成了35年前作为一名年轻战士的崇高心愿。
  回顾我的人生征途,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经过多少风吹雨打,唯有争取入党的心历最辛涩、最漫长,也是最大的考验。从而也让我锻炼得更加坚强。我要把对党的忠诚铭刻在心坎上、牢记终生是党的人。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离休干部:黄健斌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