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猿意马”一词源于佛教,原是用“猿腾马奔”比喻凡心之无常、无定而多变。我这里却只是借题发挥,试图借以说明:《西游记》中,唐僧的三个徒弟一匹马,似乎都是唐僧本人的不同化身、并从而证实:人,倘要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前进,最困难的却是首先要敢于“战胜自己”!
自从“人猿相揖别”,诞生了团结协作、相互怜爱、区别于凶残“兽性”的人的特性即“人性”以来,人也不可避免地继承了一些兽类的共性,如饮食、交配等等。猪八戒就是唐僧这些“物欲”的化身。而代表人类特有的“精神”方面的,则除了沙和尚的朴实善良、白龙马的意志坚强,最主要的便是神通广大的孙行者,乃唐僧积极进取思想之化身了。
古人以为“心之官则思”。人的思想,凭借前人和本人的实践经验,不是可以像孙行者一样——“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展开无边无际的想象吗?我最欣赏“真假美猴王”的情节:这俩美猴王不仅外表完全一样,功夫也难分高低,只是其内心深处,对去遥远的西天取经,究竟是为了“普度众生”,还是仅仅为了“个人名利”的不同而已。这一点确实也很难分清。真假美猴王难分难解的厮杀,生动地反映了唐僧本人思想斗争的艰难,从而形象地说明:人,最困难的就是战胜自己!
不仅如此,揭去宗教和神话的神秘面纱,看《西游记》里许多荒诞不经的神怪故事,不是常常也能引起我们对照现实生活,作进一步深入的哲理思考吗?比如,凡是孙行者也难以战胜的妖怪,莫不与天上的菩萨、神仙有瓜葛——或为其坐骑、或偷了其宝物“下凡”,以作威作福等等,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何其相似乃尔?倘若“自己”不敢碰硬,不敢像齐天大圣孙行者那样,无所畏惧地追根究底,还能终于战胜一切妖魔鬼怪,完成取回真经的大业么!
我一向认为,人战胜凶禽猛兽的利爪尖牙而成长为万物之灵,主要依靠团结协作的共同劳动和从而日益增长的智慧。所以,人的本质乃“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所以,自然界的“物竞天择”规律,不适用于人类社会。忘记这两点就是“忘本”、就不是完全的真正的人。所以,“人之初”的社会,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而未来也必将是科学的共产主义社会。大同之梦必能圆;“太平世界,寰球同此凉热”绝非诗人幻想!
当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剥削;并且延续了“几千寒热”。但这只是暂时的“返祖现象”。 人与兽虽然也有“共性”,比如吃喝繁殖等等;但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扬’善良之 ‘人性’”与“‘弃’凶残之‘兽性’”的不懈努力。为此,几千年来多少真正具有“人性”的先贤先哲奔走呼号、著书立说,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才使得小小寰球,今天能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啊!
“真假美猴王”之争的胜利结束, “唐僧” 也不再是 “人兽不分”的 “愚氓”了;但取经路上,依旧风险莫测,面对新问题、新危难,“三个徒弟一匹马”中,还可能有不同认识、有不同解决危难的方法,必须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和中国特色的高度,从“大局出发”,团结一心,求同存异,统筹兼顾协调好,以期互补而避免相互扯皮以致被妖魔鬼怪各个击破;或为巨大的自然灾难所瓦解。那就前功尽弃了!因此,首先还是要敢于战胜自己!
凡此种种,也进一步证明:不仅一个人;而且,一个家庭、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也同样——最困难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战胜自己”!当然,所谓“战胜自己”,也绝不是一句“无法操作、无从检测”的空话。比如: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人人都标榜在做;但究竟是真做、还是作秀?就看在“为民”与“为己”矛盾时,你的取舍了。对一个家庭、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也同样。当然,如果涉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等比较复杂的情况,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但是,只要我们有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也就不难做到了。不是吗!
金阊区离休干部 张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