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书健康养生的辩证法
方熊奇
人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精神的两种需求。读书、看报、看电视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读书学习,能够提供人们精神食粮,使人视野远大,心胸开阔。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利于增强人的免疫力、抵抗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人如果经常处于心胸烦闷,牢骚满腹,悲观失望,彷徨不安的精神状态之中,必将严重损害健康,难以抵御疾病的侵袭。有此可见,读书学习与健康养生关系十分密切。
当前,中央号召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学习,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要把党建成为一个学习型政党,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大事。从目前情况来说,我们要密切联系实际,从思想上划清四大界限;正确看待七个问题,才能真正保证和党中央在思想政治上的高度一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议论,说什么“改革开放好是好,国家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也有很大改善;改革开放是学习西方,搞的资本主义的一套办法”甚至有人公开说什么“是资本主义救了中国”,他们把一部分干部的贪污腐败,社会上分配不公等消极现象一古脑儿归罪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些人把我们的社会看得一团漆黑,平时牢骚满腹,任意漫骂党和政府。有些人由于平时不学习,问题弄不清,也随之附和。由此可见,联系实际学习理论,认清形势,真正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路线是十分必要,有它的紧迫性。
我们离休干部在健康养生中,有许多现实的矛盾和困难,需要辩证思维,正确对待,实事求是地解决。如年老多病,一个月要配一二十种药。我们知道“凡是药都有三分毒”多吃药有损肝肾,不利于健康。防病治病如何抓主要矛盾,是值得思考的。有些病并不需要吃药,可以通过锻炼身体,调整饮食来解决。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电视广播各种讲座宣传推销保健品十分普遍,稍不注意容易上当受骗。在健康养生中,我们要掌握主动权,要尊重医生的嘱咐,合理用药,少吃补品。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现在我们生活条件改善了,富贵病也随之而来。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多起来了,已成为常见病。如何调整饮食结构,注意荤素搭配,酸碱平衡,十分重要。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难以避免。面对绝症如何正确对待也是个现实问题。许多事例告诉我们,悲观失望,病急乱投医,十分有害。还是毛主席的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好处努力,做好心理上的两种准备。在平静、宽容的心态中去面对一切。
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观点,既适用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也应该适用于生活。就看我们如何学习运用!
(作者系吴中区农业局离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