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许谋进:有感于胡雪岩的经商有道
【发布日期: 2009/2/6 】【来源: 平江区 】【阅读次数: 4110 】【关闭窗口
    我们皖南一带,流传着一句名言:“从政要读《曾国藩》经商必看《胡雪岩》”。对此,我一直有点好奇,在保健疗养期间参观了胡雪岩故居,解了我心中疑惑。
    胡雪岩故居坐落在杭州元宝街的南端,其高耸着的围墙和街面等长,整个建筑占地10.8亩,约合723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815平方米,共耗资白银10多万两。使用建材高档,装饰豪华,造园精致,风格大气,甲于近代,令人叹为观止。胡雪岩的成功在于他独树一帜,尤其是他独特的经商之道,可以用“德、信、善、勇、人”五字来概括。
    ,是胡雪岩最看重的一点,他极力主张经商要讲德和修养。他曾经说过,商业竞争,刚开始是货品比人家好,价格比人家合理,场地比人家堂皇,但最后成败还是决定在经营者本身的修养上。所以,在他故居轿厅门额上刻有“修德延贤“四个字,勉励家人继承传统美德,做一个有道德、有才能的人。胡雪岩一贯提倡经商有德,和气生财,有一碗饭大家吃。豪宅兴建之前,房基占地设计是个长方形的,四邻安排得极好,唯有西北角缺了明显的一块。据说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这一块原是家理发店铺,胡雪岩虽预以重金收购,奈何理发铺主人,终不为所动,胡只得作罢。虽然,按胡当时在商界官场的地位,如果采取软硬兼施的方法,很容易办到,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从中不难看出“德高容乃大,无私天地宽”。所以杭州老百姓说,这就是胡雪岩这个人品德好、有修养的地方。
    ,源于诚,故谓诚信。古今中外,成功的商人、企业家,都把信誉视为企业的生命,都把诚信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经营理念。胡雪岩对此坚信不移,深知“诚信至利,欺诈招害”的道理。所以他在钱庄、生丝、粮食、军火等各项生意之间拆借使用资金,一方面他谨慎小心运用合理,另一方面他不管对待大小客户,都是一视同仁,诚信守诺。当时外国银行不信清廷而信胡雪岩,肯把巨额款项借给他,被世人认为是奇迹。他在创办胡庆余堂之初,亲自立下“戒欺”匾,上刻“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悬挂正堂,教育员工务必在药品质量上讲诚意,在服务中取信于民。
    ,胡雪岩爱国、爱人、爱本业,他积极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当时,经历了战乱的杭州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这对于一个商人来说,正是发财的时机,而胡雪岩却自掏腰包,为所有在战乱中死亡的人义葬,为全城百姓施米施粥赈灾,大搞祭祀活动,安慰亡灵。杭州城百姓感激他,称胡雪岩为“胡大先生”、“胡大善人”。但胡毕竟是一个商人,在商言商,他花钱所做的一切,除了积德行善之外,也是在给自己做最实际广告,用实际行动来让大家口耳相传,获得良好口碑比广告更加有效。由于胡雪岩努力行善,为百姓做好事,清同治皇帝赐他“勉善成荣”之匾。匾的中间上方有“同治御笔之宝”朱玺一方,匾的四周刻有龙的图案,整个匾额金底黑字,光彩夺目。
     ,胡雪岩在经商过程中,能掌控商势,具有商人的胆识、魄力和勇气。有勇无谋是莽勇,难成事;有勇有谋谓之智勇,可成大事。胡雪岩经营蚕丝业不久,便发现洋人欺行霸市,垄断市场,而中国丝商的认识又不统一。这时候他挺身而出,率先与洋人抗争,最终迫使洋人屈服,不得不以高价收购他们储存的蚕丝,赢得一场有勇有谋的商战。“机灵、勇敢、好心肠”是对他一生最好的印证。
    ,是胡雪岩经商的关键秘诀,就在于他信人,用人。他曾说,做事,先做人;做人不易,做好人更不易;做事要出于心,做人要出于情。人们称赞胡雪岩,站着是一个英雄,倒下去也是一条好汉。不像有的人,小时候,在地上不断打滚,终于站起来了,长大以后,在社会上不断打拼,最后却倒下去了。人字的内涵还包括以人为本,用人先要关心人;知人善后,人尽其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等。胡雪岩年少丧父,家境贫寒,从小就在钱庄当学徒,他自幼就懂得:做事,要靠朋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后来无论在商界官场,他一直讲,千万不要因钱而得罪朋友,那是最不值得的,钱丢了可以再赚,朋友丢了却永远没法恢复。可见,他虽然是个商人,却并没有把钱看作是最重要的东西。
    离开这所豪宅,我不由自主地转过身来,回眸这粉墙黛瓦、气势宏伟的建筑,顿感它既是胡雪岩人生的写照,又是其心灵的缩影,我十二万分感慨“不虚此行”。
 
作者:平江区退休干部  许谋进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