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展望 期盼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平江区离休干部基层组 汤仙霞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从沿海到沿河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这些八十岁左右的老人,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各项建设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和光彩夺目的伟大成就:人造卫星连连上天,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神七”成功飞天,终于实现“嫦娥奔月”的千年梦想。大地上四通八达的公路,高速公路,地下的跨江隧道,轻轨通道像蜘蛛网似地铺满祖国大地。让世界桥梁界刮目相看的苏通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对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贡献巨大。2001年,我国经过15年艰苦努力,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国家更加重视“三农”问题,2005年废止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使九亿农民受益。2006年国家又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使全国的少年儿童都能免费上学,解决了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我国还推行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因此,东部跨越,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呈竞相发展之势。
我们都记得今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震后几小时,温家宝总理就飞赴汶川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中央政府在震灾发生后的快速反应,不仅赢得了国内民众的高度支持,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场惨烈的灾难把全国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党中央“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的号召下,数日之间13万官兵快速云集灾区,各地医护人员、志愿者纷纷奔向灾区,公路铁路快速运送伤病员、救援物资。汶川大地震使我们深刻接受了爱国、爱党、爱人民、爱解放军、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也使我们很自然地和1976年8月唐山大地震作了对比,从中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增长,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人民思想觉悟、生活水平的大提高,才能快速有效地抗震救灾,才能有千百亿的巨大善款、物资支持灾区……抗击汶川大地震取得如此快速的成效,不也证明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果吗?
苏州享有“天堂”之美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苏州和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一样发展迅猛,硕果累累。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三十年来,我的家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首先,从我的工资说起,1986年11月我离休时的工资是114元,经过20多年工资总额已增加到过去的30倍还多;再看我家的衣食住行方面,过去一家六口住在老式的旧平房里,曾经塌房倒墙各一次,1998年至2005年我和四个子女分别都住进了新房;由于我爱人中年病故,家庭经济困难,子女的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穿的衣服一直穿到老四,有的内衣裤千补百纳,现在,一年四季的衣服多得大橱里放不下;过去一家六口早上吃粥只有几分钱的酱菜,能吃上一副大饼油条,就是最大的享受,现在每家的冰箱里都放满了食品,还要讲究营养;过去出行一般是步行或乘公交车,如果凭票买辆自行车是高兴之极,现在一家有几辆电瓶车,一个孩子有了小汽车。我们离休干部1998年起就享受免费乘公交车,去年7月,为了照顾大家年纪大,还可带一名亲属免费乘车。尤其是我从2006年4月患病住院,手术化疗,后又面瘫,针炙近半年,2007年又二次住院,以平时的治疗、医药费,用掉了数十万元,全部报销,使我在病痛之余,解除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三十年来,我家所发生的变化,不是证实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吗?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前进的道路上产生一些问题和矛盾,也是必然的,我们相信党和政府有决心也有能力解决,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必将一天比一天美好。事实终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