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高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浅淡亲身经历的二三事
【发布日期: 2008/10/29 】【来源: 平江区委老干部局 】【阅读次数: 4573 】【关闭窗口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浅淡亲身经历的二三事
 
平江区离休干部二支部  高  基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开辟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跨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三十年中,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等领域里,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也得到了实惠,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现就国家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等方面,结合几件亲身经历的事情谈谈体会。
 
铁路公路建设加快
 
    我离休前,曾在青海日报社工作。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兰青(兰州----西宁)铁路,向南的列车,只有西宁至南京一趟,我来苏州探亲,往返必须从南京转车;每次回去时还要捎带七八十斤大米(改革开放前,青海无大米供应),在上车、下车、转车的过程中,扛了这些既重又笨的旅行包,真是苦不堪言。改革开放后,情况开始好转:先是西宁开南京的火车,延长到了上海,不久又把原本隔日一趟,增至每日一趟,单程时间也由47小时,缩短到42小时,彼时彼刻,对我们这些在青海工作的江浙“蛮子”来说,无疑是一桩大喜事。近二十年内,西宁到上海又增开了特快,还增加了西宁到青岛、西宁到成都的多趟列车,去年又修通了格尔木至拉萨的青藏铁路。现在,兰青、青藏铁路的技术设施和管理手段日益完善,旅客乘车条件大大改善。
    据资料称,1978年前,我国共有铁路30000公里左右,目前已达到72000余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24000公里。当年只有公路89万公里,现在增至357万余公里。农村公路相应增加5倍。俗话说,若要富,先修路。我国近二三十年内增修的铁路公路,为加快发展城乡经济,不断增加人民收入,带来了无可估量的裨益。
 
电话电视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前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私人家里安装电话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国际国内长途通话也比较困难。1987年,我一位在西德汉堡大学任教的朋友,因编写一本介绍中国名山大川的旅游指南,想请我去那里协助他,但他多次给苏州装有电话的一位朋友打电话(想通过他通知我),始终未接通。据说,当时打国际长途,要经过本国和通话国电讯部门的诸多手续,故有时很难打通。后来西德的朋友回国见面时,大摇其头,说国内的电讯太落后了。的确是这样,当时要打个国内长途,也要跑到电讯局去登记、排队、呼号,才能到小小的通话室去打电话,有时往往要几十分钟,甚至更长。但这个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很快得到了改变,到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少数人家开始安装私人电话,1995年我们家也装了一部,此后就逐渐普及起来。现在,苏州市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部,还有大量的手机和其他通讯设备;国际、国内长途也一拨就通,既方便、又快捷。这充分说明,程控科技的兴起,改革开放的深入,给亿万人民群众都装上了“顺风耳朵”,同时为电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电视事业,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起步,1980年代初导入先进技术,这三十多年来,发展很快。当时,像我所工作的较大新闻单位,也只有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机放在会议室里,记得观看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中日女排争夺冠军比赛时,因个人家里没有电视机,故会议室内挤满了人……仅过一两年,好些同事都设法买了电视机,1985年,我也通过关系买到了一台14寸“金星”彩电,全家如获至宝。不久,国产进口的大尺寸彩电也源源上市,1990年代以后,更是渐渐普及,到今天,我们广大农村拥有电视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住房条件不断改善
 
    1986年,我们一家人从西宁迁回苏州,住在本市东北街肖王弄三号55平米的旧平房里。无取暖、厨卫设备,所以离不开一炉三桶,生活比较困难、不便。1990年代初,我们将旧房装修改造了一下,居住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到2004年,原住处因建苏州新博物馆而拆迁,后搬进莫邪路塘坊苑新楼----现在老俩口住67平米,地段好,光线亮,功能全。儿女们也都先后有了住房。可以说,居住条件像我们这样的家庭,现在已经比较普遍了。而在三十年前,全国人均住房面积仅6.7平米,苏州市人均也不到10平米。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从1988年全国住房制度改革会议后,苏州就开发了一批住宅小区,此后又实行了住房分配货币化,使老百姓真正进入了买房时代,人们的居住条件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以上三点,虽然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整个建设中,是极其微小的几个侧面,但也证明了一滴水见太阳的道理。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