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著名作家、昆山市文联原主席杨守松耗尽十年心血创作的《昆曲大观》一书,日前与广大读者见面。这是继2014年出版、并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作品《大美昆曲》之后,推出的又一记录昆曲传承力作,“堪称当代昆曲发展口述史”。
这部200余万字的作品,倾尽了杨老十年的心血。他不辞辛苦、万里跋涉,足迹遍及京津、苏杭、沪宁、温州、永嘉、郴州、香港、台湾,甚至远渡重洋,到达美国纽约和旧金山等地。十年间,他记录、整理写作素材超400余万字,用坏了5支采访录音笔,音频资料超过50G。书中收录了800余张珍贵的图片,许多都是首次公布于世,真实再现了昆曲发展的历史场景。
集过往著录之大成的《昆曲大观》面世后,引起昆曲界内外极大关注。中国作协副主席廖奔评价:“《昆曲大观》皇皇六巨册,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立传,为国宝建史,为传统文化造册,为当代精神追根,功莫大焉!”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表示:“杨先生用自己的精神‘抢救’了历史……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苏州大学教授、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周秦评价:“洋洋二百余万字,堪称当代昆曲发展口述史。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谢柏梁认为:“《昆曲大观》通过昆曲这一枝华夏文明形态中的空谷幽兰,再一次将古老中华文明的花容月貌展现给当代,把她的阵阵馨香奉献给世界。”
杨老表示,对于昆曲人而言,现在是最好的时代:百姓认可度高、政府重视度高。昆曲的传承与创新,当唤醒和增强全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激发更多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昆曲大观》出版后,他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昆曲宣传、推广、传承上,助力昆曲源头——巴城的“昆曲小镇”建设,放大“大美昆曲、大好昆山”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