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仪式直播中,一位老人满眼泪花地躺在病床上观看屏幕,当见到中国老兵行着军礼,精神矍铄经过检阅台时,床头的血压监测仪骤然上升。94岁的老伴给他戴上了中央颁发的抗战老兵纪念章,他微微地点点头,慢慢地闭上眼,血压监测仪顿时成了一条白线,时间永远定格在了10时16分。他就是平望镇的奚天然老人,走完了97年的光辉人生。
他的离去让我十分悲痛,我失去了一位慈祥可敬的老人。
认识奚老还是在集邮协会。他是平望集邮协会的会长,平易近人,退下领导岗位后从不以离休老干部自居,而是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关心下一代。2010年,他被评为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中国集邮协会还为他出了一套纪念邮票,那天接到他电话,告诉我要送件礼物给我,当接过这套珍贵的邮票时,我很是激动,这可是国家级的最高奖励。
我们是忘年交。有一次谈到鲁迅,奚老告诉我,他很钦佩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年轻时不惧白色恐怖参加了他的葬礼。奚天然是一介书生,在松江县立师范毕业后当上了一名老师,看到日本鬼子悍然入侵中国,他热血沸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他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不做亡国奴,积极组织学生上街游行示威。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在当时环境下,奚天然没敢向学校请假,他和好友一大早乘火车悄悄前往上海。在上海万国殡仪馆,他看到了浩浩荡荡前来送别的各界群众,其中不乏宋庆龄、郭沫若、沈均儒、茅盾等社会名流。当看到鲁迅安详地躺着,人很消瘦,上面覆盖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幛,这让他虽悲痛、但更振奋,虽然回校后被查问,但更坚定了他抗日救国的决心。从这件事中我深深感觉到,年轻时的奚天然正像他《往事》一书中所说:“正是一腔报国之心,血气方刚,豪气冲天,初出茅庐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英雄气概。”
1939年秋,在同班同学好友的介绍下,奚天然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成为了松江城东地区的支部书记。他在华阳镇上开了一家杂货店作掩护,开展抗日救国地下工作。
奚老告诉我,1942年夏,抗战进入了残酷的相持阶段,敌人在松江地区进行了清乡,对共产党实行疯狂的清剿扫荡,在日寇占领区修建炮楼、封锁墙、竹木篱笆,拉设铁丝电网……搞得百姓人心惶惶;强征军粮使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他审时度势,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反清乡斗争。“等死不如拼死,饿死不如犯法”,上千名农民举着铁耙、扁担、竹棍、铁棍,浩浩荡荡向伪警署进发。荷枪实弹的伪军开枪镇压,在枪杀中当场有人被打死,这更激起了民众的反抗情绪。为了减少牺牲、减少损失,他决定疏散群众,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和敌人进行艰难的谈判,最后取得了胜利,关押的农民得到释放,被打死的家族得到赔偿,应交的军粮有所减免,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民众的抗日斗志,同时涌现了一批抗日积极分子,也发现了不少入党的好苗子。
今天,奚老躺在殡仪馆鲜花丛中,哀乐低鸣,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他脸色平静,此时似乎还在告诫人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何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拒腐蚀永不占,永葆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
生前,奚老对当前一些干部的贪污腐败、大手大脚花钱十分反感。他说:“贪污腐败是对人民极大的犯罪,更不要说是一个在党旗下宣誓过的共产党员。我们在搞地下工作时,为了信仰,从不提钱,也没有一分钱的活动经费,都是自己掏钱。那时为了能听到解放区电台发布的新闻,我们自己装配短波收音机,用解放区发来的信息编印党员学习资料、对外宣传材料,都是自费掏钱,地下党的同志有困难,也是自掏腰包,给他们送衣、出路费。那时就是一个信念,‘中国不会亡,民族不会亡’。”
他当干部时,从没有搞一点特殊,就连下乡检查工作吃顿便饭也交粮票和钞票。就是在“文革”批斗中,他拒不签不按制度发放的两元钱补贴,得罪了不少人,“文革”中受了不少苦。在一次批斗中,造反派要他跪下“请罪”,几个人硬要把他按下去跪在早已准备好的一层薄薄的稻草上。他一跪下去,双膝感到钻心的疼,鲜血直流,原来他们在稻草里放了不少碎玻璃。
后来他又被下放到医院劳动,扫地、擦玻璃、冲厕所,甚至还要抬尸体。有一次,太平间里有一具尸体无家属认领,放在太平间里有好几天了,尸体已经高度腐烂、恶臭难闻、爬满蛆虫,造反派勒令他们抬到火葬场,明明可以用车子,就是让他们用木板抬过去。
就是这样一位为革命奋斗了一生的老人,在文革中吃了不少苦,但他对党的感情始终没有变。离休后他一直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自己掏钱为青少年举办传统教育讲座、爱国主义图片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抒发了对党的深深的眷念之情。
奚天然老人走了,党失去了一位忠诚的老干部,我失去了一位慈祥的老友。奚老高尚的情操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来源:吴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