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授予65名离退休干部为质检总局直属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吴江国检局退休干部胥锦荣榜上有名。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退休意味着功成名就,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然而,对吴江国检局老局长胥锦荣来说,离开检验检疫工作岗位却意味着一份新“事业”的开端。
2004年,从检验检疫岗位退下来的胥锦荣,还没来得及享受退休的安逸,又奔赴新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岗位,一干就是十年。
服从需要,勇挑重担
胥锦荣退休后人事关系在省国检局,不受属地管理。当吴江党委、政府领导诚邀他参与关工委工作时,胥锦荣欣然接受了组织抛出的橄榄枝。他觉得,不管人事关系在哪里,都得听从党的召唤,自己身体很好,精力充沛,完全可以再为党做点工作,实现老有所为。
就这样,一个垂直管理的退休干部,又活跃在生他养他的吴江大地上,奋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第一线。 2008年,他被任命为吴江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2010年,被任命为吴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吴江区关工委从小到大、由弱到强,2011年被中国关工委和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又获得“江苏省校外教育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尽心尽责,扎实工作
面对全新的领域,胥锦荣以同龄人少有的激情和拼劲儿,一头扎进了关工委的工作中去。
作为掌门人,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从宣传发动、撰写文稿,到组织活动、部门协调,他都亲力亲为,不摆花架子、不倚老卖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的总题目下,每年根据形势要求和实际需要确定主题教育内容,领衔撰写宣讲教材近十万字,供基层选用。根据思想道德教育的丰富性、常态化的要求,设计了“月月欢乐汇”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按月份时序,找准切入点,每月确定一个小中心、掀起一个活动小高潮,受到了基层关工委和青少年的好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关工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校外教育辅导站(假日学校)实现了全区城乡全覆盖,走上了“办班流程规范化,活动形式多样化,资源整合社会化”的轨道,他适时提出了假日学校的“补偿性建设、示范性建设、机制性建设、拓展性建设”等四大建设,对巩固提高假日学校起了较好的指导作用。针对青少年犯罪频发的情况,主动介入,开展“创建青少年零犯罪社区(村)”活动,根据多年实践,梳理出五项“规定动作”,实施规范化运作,并率先制定了考评细则,全区的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下降,得到了省关工委的认可赞同。
关爱少年,薪火相传
胥锦荣这种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和带动了周围的人。在他的感召和呼吁下,吴江区“五老”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
在老局长的影响下,吴江国检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自觉加入到关心青少年的队伍中来,他们思维活跃,工作认真,单纯实在,结合检验检疫工作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未成年人弱势群体,通过“国门生物进校园”、爱心包裹、“一对一”帮扶、党员一日捐、“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为青少年的发展保驾护航,该局关工委还被评为吴江区机关关心下一代“五好”标兵单位……关爱青少年实现了薪火相传。
退休以后发挥余热,有多种途径可选。胥锦荣选择了关心下一代这项公益性工作,至今乐此不疲。面对亲朋好友的善意调侃,已过古稀之年的他是这样想的:“每月几百块钱的工作补贴充其量只能算是电话、燃油补贴,如果计较这些,恐怕谁也不愿意吃苦受累。但是,关工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对青少年的健康快乐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自己付出的是时间和精力,收获的却是思想的升华、心灵的净化。”
(来源:吴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