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高举火炬,照亮助学之路——吴江“常青助学”受褒奖
【发布日期: 2012/8/24 】【来源: 吴江市 】【阅读次数: 2967 】【关闭窗口

 

    8月,总是让人激动、难忘。

    今天,2012年吴江市爱心助学金联合发放仪式又如期举行。

    吴风越韵,精诚致远。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江南福地,是不会让一个孩子因为家贫而失学的。

    吴江市慈善助学、新闻助学、常青助学、希望工程助学、光彩事业助学……那么多的助学团体和助学个人,把对学子的点滴之爱汇聚成了吴江大地的助学江水。

    这些助学活动经历了整整10年的历程,这些助学活动如火炬般照亮了学子们的求学之路。助学活动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像一艘大船,让每个孩子都可以登上它,行驶到希望的彼岸。

    全市帮扶力度最大的慈善助学,由市民政局和慈善总会领衔实施。2012年,慈善助学再次向寒门学子伸出援手,今年,将分两批,第一批将为111名贫困学生圆梦。慈善助学,就如同奥运圣火,让火炬熊熊燃烧。

    吴江日报新闻助学已走过了10个年头,那一个个贫困学子的新闻故事,正通过吴江日报、吴江新闻网、手机报等全媒体方式传递给吴江市民。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用最直接的捐款形式,通过吴江日报新闻助学基金向寒门学子发放助学金,与贫困学子结对长期资助,个人定向资助。10年来,新闻助学总金额已高达100多万元。新闻助学,就如高举着的火炬,带着学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奔跑着。

    希望工程助学,点燃了一把充满希望的火炬,开启了寒门学子的希望之门。团市委组织开展的希望工程助学活动,对大学新生倾注着关怀,用上情下达的方式,再助吴江贫困大学新生走上求学的征程。

    光彩事业助学,从其基金设立的第一天起,就注定是一把永不熄灭的火炬被点燃。全市的爱心企业界人士,倾情募捐500多万元。从那一天起,吴江市4所四星级高中的优秀贫困学生,每年都可以享受到2000元助学金,从2010年开始,不仅助学金倍增,资助对象还扩大到了考取大学的新生。

    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常青助学,这是吴江市广大老干部、老领导用他们的高风亮节,为学子高举起一把燃烧着的火炬,让寒门学子在求学的道路上,感受到一群慈祥的老人正在为他们鼓劲,关注着他们的成长。老干部们自筹资金创办常青公司,每年捐赠15万元,从2011年起调整为每年捐赠20万元,委托“两会”向贫困学子表达爱心,至今,他们已帮助405名贫困学子步入了大学的殿堂。

  参与“常青助学”的老同志们在将贫困学子们送进大学后,依然不放弃对他们的关心,并尽自己所能发动社会力量来实施“继续帮助”。“通过常青助学,我们一方面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对贫困学子进行结对帮扶,可以提高扶贫助困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对贫困学子立表建档,经常联系他们,跟踪他们毕业后的去向,直到他们真正渡过难关。”在老领导们看来,直到贫困学子们走上工作岗位,自立于社会,才算完成助学。

    还有一些其他的团体也在助学,还有很多爱心人士也在助学。那一点点燃烧的火苗,也可以点燃一把把火炬。一把火炬也许只能照亮一段道路,若干把火炬则可以照亮整个求学的旅程。一个人也许改变不了一个现状,但是一种思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这个思想就是:让我们一起携手助学。

    吴江,没有什么时候像现在这样热烈,那是助学之火在燃烧。那些熊熊燃烧着的火炬一把接着一把,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就如同高擎起的一个个希望,为吴江的贫困学子们照亮了前途,点燃了他们的理想和信念,让他们在求学之路上走得坚定,走得顽强,走出美好的未来。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