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一颗火热的心——记平江区离休干部陈勇贤
【发布日期: 2011/4/15 】【来源: 平江区 】【阅读次数: 3200 】【关闭窗口
  2008年汶川地震——1500元
  2008年特殊党费——4500元
  2009年南方水灾——1000元
  2009年台湾地震——1000元
  2010年西南旱灾——500元
  2010年玉树地震——1000元
  2010年舟曲泥石流——2500元
  2010年党员关爱基金——500元
  ……………
  这一连串的记录来自一位有着83岁高龄的老党员,她的名字叫陈勇贤,苏州市平江区一名离休干部。
  家住苏州市平江区观前街道敬老院的老人们只要一提起陈勇贤就都会竖起大拇指,对他们来说陈老像是一位老朋友、一位亲人无时不刻的关心着他们、惦记着他们。事实也的确如此,曾任职于原皮市街道(现观前街道)的陈勇贤老人自从离休后就一直想着怎么样能够继续为街道办些事情,发挥自己的余热。陈老说,自己父母去世的早,所以当她看到敬老院里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时,就觉得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从2002年开始,陈老每年都会给街道敬老院捐款,2004年她自己跑到商场买了20多件羊毛马夹送到了敬老院,2005年她又为敬老院添置了1000多元的毯子和茶杯,2007年她去找了裁缝来到敬老院给67位老人做新衣服,2010年她又为敬老院购买了5000多元的液晶彩电以丰富老人们的娱乐生活……这些点点滴滴的善心像一股涓涓细流融入到每位老人的心中,作为离休干部弘扬革命传统、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发挥余热的先进代表,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观前街道也纷纷对其进行了表彰和鼓励。尽管如此,陈老却从来没有向组织上要求过什么。家住养蚕里的她本来可以享受到沧浪区每年两次的免费打扫卫生服务,但是陈老因为觉得自己已经有了钟点工就不需要再给社区添麻烦而主动的放弃了。
  都说荣归故里分别久,存此一片战友情,2008年,陈老的一位老战友过世了,在前往吊唁的时候,陈老望着老战友那家徒四壁的房子感慨万千,当得知其家属生活困难,经济负担大后,陈老不由分说的掏出了1000元钱交给了战友家属。而接下来的事情让谁也没有想到,自此之后每年老战友的忌日陈老都会寄去1000元钱,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这些事情,陈老从来没有告知过自己的子女,直到这几年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不方便了,陈老开始委托自己的子女继续履行着这些善举。一开始,子女们有些想法,认为母亲把钱都捐出去了自己的生活却依然这么勤俭不值得,而对她不遗余力的帮助那些仅有一面之缘的人也表示不可理解。陈老反复的做着子女的思想工作,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受到这些善举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慢慢的子女被感动了,他们深深的为母亲的价值观感到自豪,从不理解到支持、从困惑到感动,陈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着亲属子女,用以身作则,永葆了党员的先进本色。
  虽然陈老因为年纪的缘故腿脚不便了,但是对于支部组织生活,以及老干部局组织的大型活动,陈老却从不拉下。虽然老干部局以及支部书记曾多次劝她不方便了就不用出门,但是她却始终如一,陈老说,自己是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是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为了不迟到、不缺席,从2006年开始陈老就长期包下了一辆三轮车,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只要有组织活动,她就一定会来参加,每当看到陈老颤颤悠悠的从三轮车上下来,所有的人都会为之动容。
  不仅是重视组织活动,对于国家和地方的热点问题陈老也是十分关心。每天早上,她都会打看电视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三十分》,晚上收看《苏州新闻》,陈老说前段时间看到太湖要放鱼苗保护水质,她还特意让子女去捐了500元,“太湖是母亲湖,我们要保护的”陈老乐呵呵的说。
  腿脚不便的陈老现在更多的时候是坐在家里,看看电视剧,听听红歌,陈老说现在的生活她感到十分的满足和惬意,能为社会再做一点贡献,也只是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而已。这就是陈勇贤,平江区离休一支部的一名普通离休干部。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