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生命不息 宣传不止——记乐于宣传的离休干部陈福兴
【发布日期: 2009/7/6 】【来源: 创投离退休中心 】【阅读次数: 4210 】【关闭窗口
    陈福兴,1929年出生,江苏泰兴人,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离休干部。14岁参加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参加过著名的黄桥战役、苏中战役、涟水战役、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淮海战役及渡江战役。由于参加淮海战役表现出色,年仅19岁的陈福兴火线入党。至今,他身上还残留着八处弹片,成为二等乙级残疾军人。
    陈福兴同志从部队回到地方工作以来,几十年如一日,乐于奉献。离休后更是“离而不休”,凭着“人近黄昏爱心在,丹心犹存夕阳红”的满腔热情,经常向学校青少年及社会各界宣讲人民军队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优良传统,宣讲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宣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等等。截止2009年5月,共宣讲380场,听众达136570人次,深受学校和社会的欢迎,成为苏州乃至全省离休干部中的佼佼者。
 
起步,从宣讲革命战争事迹开始
 
    在陈福兴自己装订的宣讲材料的档案里,至今仍保留着一张1957年3月24日由共青团苏州市委发出的“上甘岭”英雄与优秀青年见面会的邀请函,也就是在参加了这次见面会以后,身经战争年代磨炼的陈福兴,时刻想的是党的事业,时刻关心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时刻考虑的是如何弘扬先辈的革命精神,用革命精神激励大家奋力前行。
    1957年4月,经市民政局介绍,陈福兴到工厂宣讲革命战争事迹,开始对工厂职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发职工积极投身到热火朝天的生产工作中去。他作的“在朝鲜参加艰苦卓绝的上甘岭战斗”报告会,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听众。1952年10月的一个晚上,他奉命带领突击班的13名战士,在天亮前要夺回“五三七·七高地”。出发前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把入朝后全部积蓄100多元交给了党组织,作为最后一次党费,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上甘岭战斗中去。在这次战斗中,他带领13名战士浴血奋战,坚守七天七夜,待增援赶到时,突击班13名战士已全部壮烈牺牲,阵地上只剩下多处负伤的他一个人。
    陈福兴的报告朴实无华、生动感人,得到了良好的反响。也使他树立了信心,坚定了他当初的想法。以后,报告一场又一场,一讲就是五十多年。有时在寒冷的冬天,一场报告下来,身上总是汗湿衣衫。特别是阴雨天,伤疤阵阵作痛,但他带着对战友的无限怀念,带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他全然不顾伤痛干扰。
    不计时间、不分远近、不分人数多少,尽自己所能,做好宣讲教育是陈福兴同志的一个特点,有时一天2~3场。苏州高级技工等24多所学校聘请他担任校外辅导员。1999年1月,陈福兴加入苏州市新四军宣讲团。2001年3月,共青团苏州市委在三香路市民广场招募青年志愿者,陈福兴一早跑了过去报名参加,招聘人员耐不住老人软磨硬泡,再加上他那光辉的履历,最终被破格招募为“青年志愿者”。一时间,七旬“青年志愿者”让陈福兴成了名人,从此,他的奉献劲头更足了。
 
深入,在坚持学习、一丝不苟中进行
 
    形势在变化,仅仅以多年一贯制的“老传统”的课题,已不能完全适应了。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聘请单位对他讲课的要求也提高了,讲课的形式有十几人的小型座谈会到数百人参加的大型报告会,听课的对象有老师、学生、机关干部、企业职工、街道社区群众等各种对象,从少年儿童到耄耋老人,各个年龄段都有。内容上,有的要他讲邓小平理论和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还有的要求他对未成年人进行形势、道德、法律的教育和辅导,尽管他有时觉得吃力、有难度,但他总是努力去做。
    多年来,为了宣讲好每一个报告会,陈福兴同志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克服年龄大,记忆力差的困难,努力学习理论,与时俱进。每天早晨的新闻时事他必听,晚上的新闻联播他必看,平时,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听取意见,还经常到新华书店选购参考资料,参加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一系列辅导报告,以保持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他自费订阅了十多种报刊杂志,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里,将各种报刊有关章节剪辑下来,装订成“讲稿手册”,以此“充电”增加“知本”。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后,陈福兴就立即着手十七大精神宣传。他戴着老花镜,硬是编写了近二万字的讲稿,但还是不放心,专程征求服务中心党委意见,并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中进行试讲,听取意见。他这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使自己的讲课更具新意,适应了社会各方的需求。凡是听过陈福兴报告的,普遍反映,他的报告语言朴素、思路清晰、现身说法、观点鲜明。
 
特色,在与时俱进、专题教育中形成
 
    进入二十一世纪,陈福兴的宣讲内容,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主要是围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进行教育,每年突出一个主题。2001年是建党80周年,他在常熟电厂团委组织的庆祝活动上,以《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用自己经历和体会向该厂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宣讲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光辉战斗历程和巨大成绩,宣传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伟大,歌颂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他的宣讲力求把教育成果落实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加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目标上来。告诉大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起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胜利。
    在宣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上,他抓住为人民服务这个核心,围绕集体主义原则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把“纲要”20字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两个字一组通俗地讲解。对于青少年,他注重“小公民道德建设”教育,鼓励孩子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开展好“五小行动”。即在家庭要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要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里要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合要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要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争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宣讲中,他围绕近代史内容,让青少年知道,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在“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宣讲中,他告诉大家,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牺牲最大的一次抗击外来侵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同侵略者进行英勇悲壮的生死战斗。通过宣讲,鼓励青少年在幼小的心田播下理想的种子,迈好人生第一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青少年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优良作风;教育青少年面向世界、拥抱未来,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能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神,在一言一行、以身作则中体现
 
    有人以为陈福兴每场报告“油水不少,实惠多多”,其实,他始终遵循自己制定的讲课不收费、不吃饭、不拿礼品、不派车接送的“四不规定”。几年来,他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不论酷暑严寒,走街串巷,到有关单位宣讲。有一次,陈福兴跟着小学生一起去横山祭扫烈士墓,并宣讲“党在我心中”,学校请他吃饭,他诚恳地说自己带好了干粮。还有一次到平江敬文小学作报告,骑车回家时,天公不作美,雨如瓢泼,同去听课的张鸣岐老人,在回来的路上对他讲:“老陈呀,你有高血压,又患糖尿病,千万要当心身体”!他却爽快的回答:“没问题”。在对某高校的“一二九运动”宣讲中,学生听得很入神,博得阵阵掌声,聘请单位给他500元讲课金和一束鲜花,他拿了鲜花献给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表示领情,而报酬则谢绝了。他对因果巷消防中队给予的500元讲课金实在推辞不掉,就让他们捐助给慈善机构。然而,了解陈福兴家境的人都知道,他的家里并不是很宽裕,他的儿子因车祸致残后长期找不到工作,每月的医药费都要花费好几百元。他平时生活简朴,不沾烟酒,但每年在学校开学前夕,他都会为自己经常辅导的一些小学生买一些学习用品。“陈老太傻了,脑袋不开化,啥辰光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了”。每当听到这些,陈福兴只是付之一笑,他说:“我是一名离休干部,是‘青年’志愿者,党给了我太多太多,我对社会做一点贡献是应该的,作为一名老战士、老党员,战争年代要有忘我不怕死的献身精神,和平时期同样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苏州平直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陈福兴每年都要到该校给师生们上几堂课,为表示对陈福兴的感激之情,学校用书面表扬形式向单位反映:“小学生们都非常欢迎陈爷爷,感到他对孩子们表现出最热情的关怀与支持,他讲的战争故事很生动、很形象,对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苏州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协会《服务手册》的年度考评意见是这样对陈福兴评价的:“他不计时间,不要报酬,为社区、为学校送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体现了‘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的志愿者精神,受到了社区居民和学校师生的欢迎。”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陈福兴的付出也得到各级组织的相应回报,他的乐于奉献事迹,《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广播电视、《烽火岁月》等省市媒体杂志共40余次给予报道。战争时期,他获得淮海战役、解放大西南、解放中南、抗美援朝等纪念章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荣获苏州市烈军属残复退伍转业军人模范、苏州市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江苏省先进工作者代表、苏州市十佳新闻新事提名奖、2004年荣获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2007年,在中国少年先锋队苏州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被授予“苏州市十佳志愿者”,2008年被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评为“十佳闪光点”人物等称号。
    陈福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离休干部,他经常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自己虽然老了,但为人民服务,为党工作的一颗心没有老,要始终做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活到老、学到老,在今后的离休生活中继续发挥更多的光和热。(陈惠良)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