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听风云人物秦振华讲述激情燃烧的岁月
【发布日期: 2009/3/3 】【来源: 张家港市 】【阅读次数: 4550 】【关闭窗口
   前言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阶段担负了不同重任,做出了杰出贡献。改革开放30年来,张家港市从穷沙洲变成了名列前茅的全国百强县,从落后的江南“北大荒”变成了闻名全国的文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这与广大老干部们在位时的艰苦奋斗密不可分。近日,新华日报组织记者采访了原省政协常委、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家港市委书记秦振华,听他讲述人生中激情燃烧的岁月,现予以摘编,以飨更多读者。
 
    秦振华说:“我的选拔任命,体现了江苏省委、苏州市委解放思想、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干部的用人理念。”
  1992年,56岁的秦振华在他“仕途”已近尾声的年龄,出人意料地被任命为张家港市委书记,迎来了更为宽广的事业平台。
  在这之前,秦振华在市府所在地杨舍镇已经担任14年党委书记,凭着敢闯敢干的精神,把这个当年在苏州地区县城镇中的“最后一名”变成了“全国乡镇百颗星”的第七位、江苏省的第一个文明卫生镇。人称秦振华为“秦第一”。
  让秦振华进入市委常委班子并担任“班长”,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说他会“闯祸”、捅“乱子”。但当时省委和苏州市委领导态度很坚决:就是要找这样一个不守常规、不按规矩出牌的人出来“搅局”,打破苏南地区平静的“一池春水”,让领头羊带动一群羊,开启新局面。
  省委和苏州市委一致认为,看一个干部政治素质好不好,既要看他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更要求他在贯彻执行中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所创造的业绩;看一个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简单地看他读了多少书,主要看他利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所取得的成效;看一个干部强不强,不仅看他的“唱功”,更注重看他的“做功”。
  对这样的一份信任,秦振华感到意外,更多的是感到了责任。“这是省委、市委对我最大的信任和激励。我一定不负重托,把任期的宝贵时光和精神奉献给张家港人民,贡献给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人们看到的实践与现实是,由“杨舍精神”演变而为“张家港精神”,引领着张家港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全国第一个建设沿江万吨级码头,建立全国唯一的内河港型国家级保税区,诸多“第一”、“唯一”,创造了当时有名的“张家港速度”。到1994年底,张家港市经济总量、税收、外贸出口、外资引进等均在苏州各县市中领先,28个方面创全国先进,创建了江苏第一个国家级卫生城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中排名第二。
  1995年5月13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来张家港视察时,亲笔为“张家港精神”题词,连说三遍“这是干出来的,说是说不出来的!”
 
 
(摘编自《新华日报》2月24日A3版)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