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汪钟清:汇入爱心暖流 晚年其乐融融
【发布日期: 2008/11/6 】【来源: 平江区委老干部局 】【阅读次数: 3767 】【关闭窗口
汇入爱心暖流  晚年其乐融融
       
平江区处级退休干部   汪钟清
 
    慈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它既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也是社会繁荣、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平江区是苏州市的老城区,针对区域内贫困群体相对比较集中的状况,平江区慈善总会于一九九六年成立,当时我还在领导岗位上,每年都积极参与了区机关组织的爱心捐助和结对帮困活动,发挥了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带头作用。
  二○○二年我办理了退休手续。在社区生活的时间长了,与困难群众接触的机会多了,面对困难家庭中因病、因灾、因残、因孤的等致贫情况,我觉得有义务去关心帮助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点责任和义务。工作退休了,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退休,为困难群体伸出援手、奉献爱心的责任感不能退休。在全区扶贫帮困志愿者行列中涌现出一大批慈善爱心大使:有节衣缩食、慷慨助人有金耀明;有倾其所有,无私奉献的周剑明;有身患绝症、心系公益的徐胆夫;还有退休后办厂,安置残疾职工,二十年如一日帮残助学、安老济贫79岁高龄的陆小娥厂长……这些感人的事迹时时刻刻激励着我,感动着我,也感染着我,我把他们的善举作为学习的榜样。
    二○○三年,平江区“一家人”慈善互助超市开办后,为我们老干部延续扶贫帮困的事业搭建了一个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从为困难群体排扰解难中找到了“老有所乐”的人生乐趣,从而也找到了“老有所为“的人生价值。当得知社区和身边一些困难家庭的情况,我通过区“一家人”慈善互助超市这个平台,四年中陆续向困难家庭捐款近万元;在区妇联组织发动的帮困助学中,三年来我出资15000元,帮助25名中、小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我认识到一个孩子失学,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无奈,社会上就增添了一份不安定因素。几年来,我所帮扶的困难家庭大多数走出了困境,看于这些成果,我心里踏实了不少。在区文明办、关工委组织的“温情平江,阳光育荷”行动计划中,根据民工子弟的不同需求,先后为明星学校出资购买了乒乓台、球拍、网、乒乓球等整套体育器材等;同时为15名了民工子弟订阅《关心下一代周报》,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精神生活,使“新苏州人”及其子女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享受人间天堂的美好生活。
  几年来,我在扶贫帮困中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尽了一点点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社区的表彰。二○○八年我有幸作为爱心市民的代表被推举为平江区第二届慈善总会的理事以及平江区“一家人”慈善互助超市的监事会成员。在今后扶贫帮困的事业中,我将尽心尽职承担起社会赋于我职责,积极参加平江区慈善总会组织的各种活动,把慈善事业做大做强,参与对超市资金、物资的管理和监督,使更多的困难家庭受益。
  慈善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社会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参与,“众人拾柴才能火烟高”;雄厚的资金,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涓涓细流汇才能成河”。几年来,我通过与困难家庭结对帮困,参与慈善事业的各项活动,使我汇入爱心暖流,晚年其乐融融:我的生活得到充实,精神得到升华,身体更加健康,尝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无穷乐趣。我希望更多的老干部、更多的社会人士都加入到慈善事业的行列之中,让我们用殷殷爱心去滋润贫困弱势人群的心田,用温暖的双手去搀扶每个需要帮扶的人们,弘扬“古韵今风新平江,温馨和谐一家人”的社会风尚,让生活在天堂里的人们生活更加美满,社会更加和谐。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