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志成城胜三军,
人健国盛惠万民。
共兴中华志气同,
建设祖国献赤心。
和平稳定老少欣,
谐美神州皆欢迎。
社会心理不深奥,
会战夺金祝好运。
这首专为宣传奥运而作的诗不仅“藏头”而且“藏尾”,首字和尾字各自连起来便是“众人共建和谐社会”、“军民同心欣迎奥运”。它的作者叫侯成军。
提起侯成军,沧浪区二郎巷社区里无人不晓。“他可是我们这里最热心、最受欢迎的宣讲员”,走进社区窄窄的小巷,邻里们张口闭口对侯成军称赞不已。讲历史、讲革命、讲军事、讲奥运……已77岁高龄的侯成军乐此不疲。“还能为大家做点事,心里开心。瞧瞧,我才年方‘二七’,有的是精气神,”说着老人捋起了袖管,要和记者比比扳手腕。
当过兵,教过书,侯成军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在离休的那一天,他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而是主动给自己重新定位:以一颗平常心和一名老战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积极姿态,深入到社区基层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发挥特长,帮忙不添乱。从此,二郎巷社区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活跃的身影,出点子、提建议、挑毛病……居民们亲切地称他是“编外小巷总理”,难得两天不去,居委会的干部便会关心发问:“侯老怎么了? ”
侯成军不仅是苏州新四军研究宣讲团的主力成员还兼任教育局“老园丁”讲师团宣讲员的“职务”,但他的“主业”还得数社区里的宣讲员。为了讲好每一个讲座,侯成军坚持每天抽出两个小时来学习时政。
做足讲前准备功课,侯成军还不满意,“既然讲了,就得让大家喜欢,让大家接受”。为此,他尤其重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在讲座过程中,经常运用成语、谚语、俗语和歇后语等大家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其间还经常穿插些朗诵、歌曲、快板、相声等艺术手段。一场宣讲下来,除了开头和结尾两次礼节性的鼓掌,中间听众总会自发地献上10多次由衷的掌声。大家都说,听了侯老的宣讲,对很多事情的道理想通了,对党、对国家的感情更深了,对生活也更加热爱了。
像这样的讲座侯成军每年要作20多场,平均两周一次,而这一切都是义务的,有时到稍远的地方去宣讲,侯成军每每都是自己乘公交过去。而讲座后主办方总会拿着一个小红包以示感谢,双方相互推让一番在所难免。他笑称讲座前是脑力劳动,讲座后就变成了体力劳动,但每次都是侯成军成功婉言谢绝。时间久了,大家都称他是一个只贪“苦劳”的义务宣讲员。而侯成军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淡淡地说:“作为一名党龄50多年的老党员,能在离休之后继续为大家做点事,能为国家分点忧,我心里踏实,活得开心。 ”
(摘自苏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