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4年,他加入新四军;3年后,他在孟良崮战役中火线入党。如今,86岁的顾仲良还在坚守自己把一生献给党和人民的誓言。
□记者 徐 磊
9月是学校开学的月份,和往年一样,离休干部顾仲良老人准时把500块学费送到姚叶同学手中,姚叶进小学起就接受顾仲良老人的资助,现在就要上初中了。
今年86岁的顾仲良老人膀大腰圆、精神矍铄,谈起话来滔滔不绝。老人告诉记者,身体好关键在于心态好。老人的心态确实很好,这一点可以从老人对网络的应用上看出来,顾仲良老人天天上网看新闻,还打游戏!在老人的游戏单子里,桥牌、包分、甚至是“连连看”都赫然在列。
其实,帮困助学只是顾仲良老人“文明举动”中的一小部分。这位健康可爱的老人,经历过革命的大风大浪,在离休之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默默做着贡献。
开店只为待业青年能安定
凡是知道顾仲良的人在谈论起他的时候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个离休干部真是了不起。老人很谦虚,他告诉记者:“我做的事情很平常,别人做得比我多得多。 ”
最令沧浪区唐家巷居委会的居民们印象深刻的是顾老建旅馆的事情。当时居委会有一个废旧的庙宇,年久失修没有人居住。大伙儿一商量,决定利用起来,开一家旅馆,同时建一家便民小吃店。
有了想法,顾仲良老人就开始干起来了,从房屋粉刷、装修到清洁卫生,都亲自动手,毫不含糊。很快,旅馆和小吃店就开了起来,尽管生意不是很红火,但也算是有效利用了资源。谈到当时开办旅馆,顾仲良老人说:“最主要的是,开办了这个旅馆和小吃店,可以帮社区里一些没有找到工作的青年,解决就业问题。 ”当时有7位待业青年在旅馆上班,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同时旅馆也给予了他们很大的自由:如果在外面找到更好的工作,随时都可以离开,如果在外面工作得不如意,还可以再回到旅馆来。
据介绍,旅馆经营了好几年,当初在旅馆工作的这几位青年,现在有的开起了理发店,有的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总体来说,生活质量都提高了。
筹钱修路为百姓做实事
顾仲良离休后曾担任过民治居委会主任,那时在皇宫后有一条高低不平的烂马路,给百姓的出行造成极大的不方便。顾仲良看到这个情况,马上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修建一条道板路。“当时钞票还没有到手,沧浪市政就动工了,他们信任我。 ”老人介绍说,在当时要修建这样一条路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老人决定修路之后,各方面都给予了帮助。老人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东奔西跑积极争取,最后筹集到了一笔资金,顺利地修好了路。“所有的钱都没有经我的手,都是直接划到市政部门。 ”老人用自己的热心、无私和努力,为皇宫后广大居民带来了欢笑和实实在在的利益。
采访结束时,老人总结,“要真正为人民服务,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恒心。 ”顾老说,他常常反思:“作为一名曾经的人大代表,我是不是真正在为人民办事,是不是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作为一个解放前就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我是不是起到了表率作用? ”
(摘自苏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