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工投离退休干部管理中心离休干龚玲同志今年80虚岁,2006年住进“沧浪银色家园”老年公寓。2007年1月光荣入党。她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从小事做起,真情奉献,体现了老干部的高尚品德。
端木文霞同志是住在“沧浪银色家园”老年公寓的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龚玲同志“常在公寓的书画室里挥毫泼墨、写字作画,常将公寓内公用设施擦拭得干干净净,常为公寓里生病老人端水饭”……使她深受感动。这篇“桑榆情浓”是端木文霞老人用盲文打印而出,以示对龚玲表示深深地敬意。
桑 榆 情 浓
——一位耄耋老人的无私奉献
“沧浪银色家园”老年公寓里住着一位八旬老太,她中等身材,腰板挺直,斑白的头发女儿已帮她染得乌黑,自然年轻了几分。她晨练时总穿着运动衫做操舞剑,特别显得精神。平时,她爱穿一件深蓝色风衣,飘逸潇洒,颇有艺术家风度。尽管她脸上的绉纹已刻上老人的标记,然后她的动作、体质与风度,依然透露出青春的活力。
就是这位勤奋、执着,爱好绘画的耄耋老人,不论严冬酷暑,每个清晨她拿着三块洁净的湿毛巾,来到公寓围墙旁的场地上,用她那常拿画笔的手将五大件运动器械与分散在各处的十三张木条长凳认认真真地擦拭一遍。一年多来,她始终如一。这是何等的毅力!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坚持至今!这是怎样的一种思想境界!
在公寓里,她还先后悉心照料过几位病中的老年人。
一个炎热的夏天,同楼层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病倒了。没见家属来照顾,她那颗充满同情与关爱他人的心,驱使她走进那位老太的房间,主动担当起照顾她的任务,为她端水送药,为她调煮麦片,并用调羹一勺一勺地将麦片送到老人的唇边。汗水常湿透她的衣裳,一个多月来从未间断,直到老人病愈。善于关心别人的她,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她在悉心照料病人的同时还常用自己的钱为病中的老人购买食品和物品。
这方面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
春暖花开的四月,公寓组织了一次虎丘之游,双目失明的我也欣然前往。因为我已与她有过接触,且耳闻过她许多助人为乐的事,我深信她不会拒绝与我同游。谁知岂止如此!
她似乎对失明者十分熟悉和了解,她是那么细致、那么耐心,她时而挽着我的胳膊,时而搀扶着我跨过“险”处。上山下山时,她一路上为我数着石级。那天,游人如织,她扶着我穿梭于游人之间,为我讲述路边的景色。她还不时抓住我的手,让我摸摸石狮子的头,抱抱一人粗的树干。她还举起我的手触摸摆在高处的盆栽小花。那不知名的小花散发出幽幽的清香,我顿时想到她不正是这散发着淡淡清香不知名的小花吗?
那天,因为有了她,在整个游览过程中,我心旷神怡,感到无比温馨和愉快。然而,她为了我,却放弃了游览中她自己的一切,而且肯定格外疲劳,我不免感到十分内疚。我偶尔讲起我当过兵,她说她也当过兵。我脑海里立时浮现出当年部队行军时,大姐姐抢着为我背背包的事,她不正是当年的大姐姐吗。
她,何等高尚的境界,何等高尚的情操,何等高尚的品质!谁说雷锋精神已过时,这分明是雷锋精神的光芒依然熠熠生辉!她画出了一幅“心灵美”的艳丽图画,画出了一幅“最美不过夕阳红”的壮丽图景。从她身上,我得到了深刻的人生启迪—一个人在人生道路的最后一段路程上,依然可以完美自己。
她是一位不易被人察觉的耄耋老人,但她是一位不难被人判断出的共产党员,她的名字叫龚玲——我敬爱的大姐。
一名失明老人:端木文霞
2008年5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