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常熟:古城焕新姿 老骥添光彩
【发布日期: 2007/8/27 】【来源: 杨 恺 】【阅读次数: 3977 】【关闭窗口
    近年来,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对常熟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城市建设的变化。“十五”期间,常熟城市建设投入近500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8倍,城市化率达65%。常熟的城市功能开始全面升级。常熟市建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加快老城改造步伐,推进新城片区建设以及开发沿江区域的滨江城市副中心,使得常熟整个区域凸现出港城一体的“双城式”空间形态。“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山水古城愈加焕发出年轻的活力。
    一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人,更离不开一批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优秀人才,在常熟市建设局有着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有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不计酬劳、不讲回报,虽然离开了原来工作的岗位,但仍然一心扑在城市的建设上,为常熟更加美丽的明天孜孜不倦地作着贡献。他们就是建设局的离退休老干部。
    目前,常熟市建设局系统有局管离退休干部66名,其中离休干部4名,副局级以上离退休干部14名。他们普遍政治素质过硬,阅历和经验丰富,离退休以前都做领导工作或在行业上独挡一面,自我管理、民主决策、参政议政的意识强烈,文化层次较高,专业知识丰富。他们离退休以后空闲时间多、接触面宽泛,主意多、办法多,虽然离岗了,但现在仍然通过多种方式发挥着余热。
    原建委党委书记兼主任、离休干部孙祖培,从事领导工作几十年,素质高、理论水平好,离休后仍然关心建设局内部管理、全局工作,经常为局领导建言献策。今年还被建设局聘请为廉政信息员。
    退休干部翁志廉,十余年来参与了所有的城镇规划、村庄建设规划、风景园林绿化、城市重要地标工程等等的工程项目论证、技术咨询。例如:在方塔街的街景改造过程中,原来方案多数要求敲掉屋顶、墙面搞立面整饰与店招。但翁志廉等专家认为不妥,理由是立面整饰与店招是短期行为,敲掉建筑会损害形象,对建筑设计者是侵权行为。原方塔街整体风格不错,不少外来专业人士也十分称赞,不能为街景改造而毁坏整体形象等等。最终街景改造方案采纳了专家们的部分建议,作出了调整。
    原建设局副局长江榕石,退休后仍任常熟市建筑学会理事长。在他的领导下,建筑学会紧紧围绕建筑节能,宣传和推广四新技术。近年来,建筑学会学术论文活动活跃,成果丰硕,为提高节能意识,加快实施建筑节能50%,推进城市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2006年协助指导“市粘土研究所”赴南通引进利废、隔热、保温、节能新墙材“烧结节能砖”,大大促进了常熟市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建筑学会通过建设工程Qc小组活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小改小革、科技活动十分活跃,历年来成绩显著:2005、2006年获苏州表彰项目分别达68项、66项,其中有的还受到省建设工程Qc小组表彰。
    退休干部、建筑学会老理事长朱良钧,在老城改造、保护古城、保留古城文化方面很有研究。他在建筑学会二度“退休”后,钻研技术的劲头仍然不减,他积极开展调查、撰写学术论文,《山水城市建设》一文被常熟市科协评为优秀学术论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常熟市建设局的离退休老干部们正在用行动验证着这句话。当然,老干部们能够充分发挥余热,这与建设局党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建设局的历任领导都十分重视做好老干部工作,把老干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进行研究。局机关建有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去年成立了单独的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建设局分会组织。一把手局长亲自审阅老干部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审定老干部工作经费。2006年,常熟市建设局与基金办、城投公司合并后,一把手局长专门召开了几次座谈会,听取老干部意见建议,改进工作,对老干部工作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提出了新要求。并且局领导还决定,除了一年两次的工作通报以外,还邀请建设局副局级以上老干部列席局每季度工作例会,让老干部更好地了解全局工作,发挥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为城建事业健康发展出谋划策。去年下半年,常熟城建史上最大的老城改造单体工程泰引线开工建设,局党委专题组织通报会,向全体老同志详细介绍了工程建设风格、投资、拆迁等重大问题,并认真听取了意见建议。今年上半年,局机关召开的民主生活会、机关效能建设会议等都邀请了老干部参加,充分发挥了老干部的监督作用。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老干部这个特殊的群体,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常熟市建设局党委利用好老干部的智慧、经验和优势,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不但对做好老干部工作,对做好全局工作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设局的老干部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用他们的余热点亮了常熟这座正在不断发展的诗意古城。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