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什么?生活有时是一张画卷上的信手几笔的涂鸦,有时是一张宣纸上的随意挥洒,有时是一把二胡琴弦上的两三下拨动……
家住金阊街道彩虹社区的离休老干部周文尧今年已经90岁了,他的退休生活多姿多彩,充满了活力,这源于他年轻时的从军经历,源于他的广泛爱好,源于他的乐观性格。在彩虹社区里,总能见到他的身影,几乎天天来社区看报纸,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参加社区活动。
两三弦动,一曲《良宵》声悠扬
年轻时候的周文尧兴趣爱好广泛,会吹笛子,拉二胡、三弦等乐器。1949年5月,20岁出头的周文尧经同学介绍,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报名参军。
很快,周文尧接到部队的通知,去苏州的某个老房子,也就是当时的十兵团文工团的所在地进行面试。周文尧回忆,只记得那时拉了一曲二胡《良宵》。周文尧说,他当时会的一些曲目,都是自学的,没师父教的,就自己喜欢,就学了,而且学得有模有样,有板有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天赋。
周文尧的特长突出,后来南下到第十兵团文工团,被录取做了一名文艺兵。在苏州没呆多久,1949年7月,周文尧就跟随着部队南下去了福建,在那里一待就是整整20年。若有人问周文尧的时间去哪儿了?周文尧最宝贵的时间,人生最黄金的时光,他献给了部队,献给了党。难忘军旅情,周文尧的那一身军装一穿就是20年。
一碗扁肉汤和帽子有跌倒
周文尧入伍后,很快就随部队到了福建,一个离家乡有着千里之遥的地方,一个与江南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一个与江南文化和风俗习惯有着很大差异的地方。
周文尧清楚地记得,福州8月17日解放,文工团也跟着到了福州,当时要举行入城式,周文尧被临时抽调去采访,也就是做类似现在记者的工作。当完成部队交给的任务,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周文尧有点饿,就找个小饭店吃饭,简单的点了个菜,吃了点饭,后又觉得有点口渴,就点了一份扁肉汤喝喝。在扁肉汤没端上来之前,周文尧还以为扁肉汤就是一碗类似肉圆汤那样的,他没想到的是,端上来的是一碗馄饨。周文尧笑着把一碗馄饨汤都喝了,解渴是解渴的,只不过馄饨吃得有点撑住了。
还记得有一次,部队与学生在西湖公园联欢,一起聊天。他们把帽子挂在树叉上,突然有个学生说:“解放军叔叔,你的帽子有跌倒了。”周文尧不明白,回头看了下挂在树叉上的帽子,掉到了地上,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学生所说的意思是帽子掉下来了。
几次生死,与死神擦肩而过
周文尧说,当文艺兵,往往要下部队演出,甚至有些文艺兵还会随军一起,比如说创作班的就会随军收集资料,创作剧本,宣传革命,振奋军心。周文尧说,也有一些文艺兵在随军的时候,不幸牺牲了。说到这里,周文尧望着远方,神色有些悲伤,他说,那个时候和他一起去当兵的,好多都牺牲了,再也回不来了,而周文尧自己也是经历过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险。
1949年底,周文尧随军坐着小舢板从福建赶往厦门,遭到敌人的炮火攻击,最近的炮弹落点离周文尧所待的小舢板只有几米远。虽然没被击中,但是炮弹的威力使得小舢板摇摇晃晃,好像随时都会翻掉。有经验的船老大,嘱咐他们千万不要动。小舢板上坐了七八名解放军战士,一个个都没动。炮弹砸到海面上,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喷出来的水柱老高老高的。巨大的爆炸声、大炮声,急剧摇晃的小船,让素来没有过晕船体验的周文尧居然出现了头晕想吐的晕船状况。周文尧觉得自己很难受,但是还是坚持听船老大的话,一直坚持着没动,这是周文尧第一次见识到战场,也是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周文尧很感激当年那位船老大,要不是船老大的沉着冷静和丰富经验,没有放弃他们,还鼓励他们,要他们坚持住。周文尧记得那双黝黑的手,紧紧抓住,始终没有放开过撑子。船老大紧紧抓住了他们的命,始终没有放开自己手上的责任。
有次,周文尧接到任务,去大嶝岛慰问演出。司机小张将汽车停靠在山边,自己坐在车厢里看书。其他人到山上喝茶休息。小队长让周文尧去山下喊司机小张上来。周文尧跑到山下,去找司机小张,正拉开车门,和小张说话的工夫,突然一枚迫击炮重重地打在了车前方不到1米的地方,一枚大约半个乒乓球大小的弹片打到了车门上。周文尧当时惊出了一身冷汗,要不是车门正好挡住了弹片,不然就直接打到了自己的腰上,就算不死也去掉半条命。
周文尧在慰问演出的时候 ,也会和部队一起住在大嶝岛的坑道里,坑道里又闷又热,空气不流通。有次吃饭的时候,周文尧就端着碗,在坑道门口吃饭,谁知,又是大炮来袭,大大小小的弹片纷纷打在坑道前面两三米的地方,大炮轰隆的声音不断。周文尧在福建的大嶝岛,小嶝岛等地方慰问演出,经常听到轰轰隆隆的大炮声,这也是周文尧现在耳朵不太好的原因。
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岛上,能看见对面金门的碉堡上,挂着红红绿绿的缎子被。周文尧猜想,这应该是对面军官盖的被子吧。
周文尧说,一开始的时候打的激烈,国民党有大炮,有飞机,后来,1958年,空军转场到了泉州,才有了制空权,双方实力,此消彼长。特别有意思的是,从开始的每天都打,到后来单日打双日不打,有时候,单日也不打。
退休后,周文尧是门球主将,也是社区常客
周文尧退休后,也不闲着,参加了轻工局离休干部门球队,还是门球队的主力和队长。以前每天早上7点之前,周文尧就吃完早饭,然后准备出门打门球。周文尧个子高,身体灵活,反应快,往往能拼到不少分数。在打门球的时候,周文尧在厮杀中,仿若又回到了战场,特别的有激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文尧打门球打的少。特别是2009年老伴过世,周文尧虽然有子女照顾,还是觉得孤单,就经常往社区跑,看看报纸,聊聊天,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周文尧的身影。
周文尧还经常参加社区活动。在彩虹社区举办的“红色好声音”活动中,周文尧主动参与,带上了一把二胡,教小朋友们唱革命歌曲。周文尧拉着二胡,认真哼唱着:“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革命歌,听话要听党的话。”一遍又一遍地仔细地教着小朋友学唱。小朋友们也学得非常认真,很快就抓住了旋律,和周爷爷一起唱了起来,顿时整个彩虹社区的大厅了充满了红色的气氛。
在悠扬的二胡曲子中,在小朋友们稚嫩的歌声中,周文尧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参军时,一把二胡,一曲《良宵》,一颗红心,为党,为人民,为祖国。活动结束后,周文尧揉搓着双手,他说,很多年不拉二胡了,手生,又有点紧张,感觉没拉好。其实,为了这次活动,周文尧在家里已经练习二胡多日,加上年纪大了,手指不灵活,硬是练习,所以有点疼痛。周文尧说,没事,这点疼,算不了什么,只要孩子能开心,能了解当年多少革命战士的流血牺牲才换来如今的繁荣复兴,也才能更加珍惜现在学习的机会,也非常感谢社区举办这样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办的好,以后也要经常办。


姑苏区委老干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