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谈林宝:溱潼游踪
【发布日期: 2015/5/27 】【来源: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阅读次数: 3017 】【关闭窗口

    旅行车趁早出发,越过江阴长江大桥,再往北直奔以春兰电器闻名的泰州。初夏里阳光明媚,鸟儿飞鸣,田野上禾苗盈绿,树木荫浓,时隐时现的大工厂、公寓、小别墅,早已取代了改革开前小而破的茅草泥坯平房,好一派新兴农村气象。两个半小时之后到达泰州东北方向的溱潼镇,呈现在我面前的将是怎样一个以旅游开发闻名的后起之秀呢?
    国家湿地公园
    来到溱潼南隅,跨进以大木船饰顶的景区大门,加上通道边一个连一个摊位也以小木船装饰,传递给我一种水文化的情调。
    水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灵魂。从2011年初开始,公园管理处实施水环境治理恢复工程,水生植物覆盖率大为增加,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形成稳定的清水生态系统,质量达到接近直饮的2级标准。三年前,公园通过了国家5A级风景区验收,应该极有观光性,享受良好服务。
    擦过餐饮服务区,经过玲珑桥、望壁桥,在候船大厅下了黄顶朱窗的中型游船,航向湖东,放眼船外道道碧波荡漾,近观窗面点点溅珠晶莹。这里把原先农民养殖鱼蟹、种植菱藕的大大小小池塘,连片改造成溱湖,深2.5~5米,总面积6300亩。
    左侧船窗远前方水面升起一座巨大的金闪闪药师佛塔,标志古寿圣寺,耀亮整个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我定睛瞭望,塔身高81米,双层攒尖顶,中段围立(分成120°)3尊药师佛立像,等高36米,耗用500余吨黄铜打造,两层塔基扎根湖底,坚固而平衡。
    右侧窗外很快现出一大片宽广水域,前方靠岸横拉一幅红底白字标语:“2015年中国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那波澜壮阔的场面只能请景区导游描述:就在一个多月前的4月8日,如约而来的500多条样式不同的船只、1万余名会船选手表演得风生水起,激情澎湃。现代水上极限运动,由摩托车编队表演、多人滑水表演、水上飞人表演等轮番上阵,如离弦之箭、似出水蛟龙,极具视觉冲击力;10条盛装打扮的大型贡船,演绎七彩斑澜世界,绽放水乡民俗风情……我顺着导游指点左侧窗外,望见停泊着2条巨大贡船,那高扬的彩装真是绚丽夺目。导游极为自豪:溱潼会船节与哈尔滨冰雪节、云南傣族泼水节、四川凉山火把节,同被誉为“中国四大民族节”,也是“天下第一水上庙会”。
    左舷绕过20多亩的葱翠湖心岛,刻把钟后我上了岸,穿过湿地科普馆,步入漫长的木栈道,或左或右体验湿地里的茂密芦苇、散垂杨柳、水栖禽类,香蒲蓊蓊郁郁、睡莲亭亭田田,穿过“听雨问凫”、“秋芦映雪”等方亭,下了小型游船。
    航行在荻芦夹道的水港里,观赏岸边的孔雀、喜鹊,水面的鱼鹰,聆听船娘韵味婉转的俚曲,擦过飞虹般的六孔碧波桥,到达探险乐园码头。水上走钢丝、钻圈桥、秋千桥,攀爬木架等多种项目,均在充满刺激中享受乐趣。
    进入糜鹿观赏园,木栏围着一片沼泽地,里面数头糜鹿悠闲地踱步,毛色红棕,体长约2米,肩高约0.8米,雄性有一对上部开叉的长角,憨态而漂亮。因其角似鹿,面似马,身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象”。晋•张华《博物志》载:泰州“多糜鹿,千百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曰糜畯,民人随此而略,种稻不耕而获利,所收百倍”。溱潼地区出土糜鹿化石最多,认定是糜鹿的故乡,他们待为百姓带来福祉的糜鹿为上宾,还把古镇上的最主要街道命名“鹿鸣街”。
    关在大大铁栅笼里的杨子鳄,我粗一看啥都没有,仔细寻视,就发现几十条躲在水泥结构下的阴凉处。这是一种江、浙、皖地区特产的爬行动物,长1.5~2.1米,背部暗褐色角质鳞有六横列,前肢五指,无蹼,后肢四趾,具蹼,冬眠期是每年的10月~次年的4月。时下5月,它们一动也不动,原来具有一定智商,避开热辣辣的阳光,为捕食鱼、蛙、鼠等养精蓄锐。
    走在农事乐园的田埂上,浏览两旁田地里芹菜、芋艿等农作的生长期,去河边踩几圈水车,入古农具展示区推几圈石磨,摇几圈扬谷风机,品尝原始农活的滋味。这里的平房都以茅草披盖,茅坑(卫生间)也就名符其实了。
    从木栈道走进八角亭,凭栏面对清粼粼的湖面,水里正生活着“溱湖八鲜”:簖蟹、青虾、甲鱼、银鱼、螺贝、水禽、杂鱼和水蔬。八鲜由于从无污染的水源培养出来,赋予特色加工,肉质细腻、鲜嫩平和、毫无异味,在淮扬菜系中享有盛名。
    又被小型游船送到水禽园,观赏水面黑天鹅、白天鹅追逐游嬉,湿地上丹顶鹤绅士般踱步觅食,意场林中鸟儿高歌枝头,翠绿荻芦丛刚刚送走越冬的候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
    湖东湿地景区览毕时,过道口的楹联说出了我的体会:鱼乡鸟国琉璃界,荻港船娘琥珀居。上额横披:人界仙居。
    又被中型游船接去,在广阔的水域往西航向千年古刹寿圣寺,约10分钟进入塔与寺之间的水港。我从左船窗近距离仰观巨形金佛立像;卷螺多髻,兹眉善目,身披袈裟,左手托净瓶,右手举草药,为百姓解除病痛。三尊药师佛像分别代表着过去、现在、将来,标明古寿圣寺永远保佐溱潼百姓健康平安,延年益寿。
    右方向湖畔绿化郁郁葱葱,黄墙黛瓦的古寿圣寺建筑群若隐若现其间,高敞的正山门,威严的天王殿,恢宏的大雄宝殿,幽雅的水云楼等等等,号称世界最大药师佛道场。值得一提的是,寺后部水云楼上一副出自于右任草书对联“高山来好月,青水养片云”,与古镇上绿树禅院里的唐槐有着一段佳话。
    古  镇
    在景区出口处的“溱湘人家”品尝“溱湖八鲜”中的青虾、螺贝、黑鱼等美味之后,驱车北上10分钟,到达溱潼古镇。从全新开发的的商业街右拐进狭窄的老街,满目青砖平房(极少楼房),一道又一道老宅门上均贴大红对联,表达镇上老百姓大沾旅游开发之光,过上财旺、祥和、安逸的幸福生活。
    跨进院士旧居,即刻参观轿厅,右侧陈列一顶二人抬的蓝呢轿子,木框雕刻十分精美,显示主人身份不俗。入内照厅颇大,匾额“孝德永彰”是袁世凯大总统的行书手迹,褒奖主人传承孝道和德行。两旁柱上楹联“支传铁瓮家声远,派衍青莲世泽长”,也是赞美主人传承有序,进入“睿园”圆洞门,是一处小园林,池畔“莲亭曲径通幽。深入有穿堂、堂屋、后书房和密室共五进,均为清乾隆年间建筑风格。砖雕古朴典雅,植物繁花点缀,不愧为古镇顶级大户人家。
    参观旧居内近百年前无锡荣氏集团所创“三新公司”驻溱办公旧址,当时由溱潼李卫记粮行代理收购小麦、棉花等农作物,带动了钱庄、交通、电讯等行业迅猛发展,一时拥有“上小海”誉称。大掌柜李贞发在这里盛情款待来溱视察的荣宗敬、荣德生两位爱国实业家。正如他在1890年所书“李氏家训”里的志向,“爱我中华,兴我家帮”来发展民族工商业。
    茶花园里的主角是一棵植于宋代晚期的山茶,享誉溱潼古八景之一的“花影清皋”,经受八百寒署考验,历经无数风雪侵袭,青春永葆,老当益壮,清明繁花满枝已过,常年绿叶浓荫不败。旁边的浇花井为其挥洒雨露,增光添彩。被国际茶花协会前主席戴维斯赋予“全球人工栽培茶花之王”誉称。这棵古山茶与云南丽江古山茶缔结“姐妹花”,又与台湾阳明山红山茶结缘“团圆树”。
    跨进绿树禅院,逐进例览天王殿、三圣殿等等,发现建筑尽显水乡寺院特色;殿内巧妙运用金字山、中柱山、过梁山等结构,柱础镌刻龙凤狮象等精美纹饰……未了我来到一棵千岁唐槐前,见其粗干密布皴痕,枝叉斜升,茂叶遮天,面前假山与小树上桂满红彤彤的祈愿绸带,甚至叠起几层,成千上万。唐槐大受百姓信赖,源远流长。自唐代栽培长高以来,古人见它怪诞神奇,便拈香祈愿。果然,求子得子,求财得财,求健康病不缠身,求平安合家欢乐……到了五代时期,慕名在唐槐东侧建寺,故名绿树禅院。
    前文提及古寿圣寺水云楼上那副草书对联,原来国民党元老、大文人于佑任也向唐槐求过子。1920年,上海交大美术系有个溱潼学子储泽,每逢礼拜天必去兼任本校校长的于佑任家里请教,并帮助做些家务,当听到于夫人想求送子观音续于家香火,便以身说法:我的父母过了四十才去家乡的唐槐下拜求,翌年就生下了我。于佑任遂陪同夫人跟着储泽来到溱潼,由古寿圣寺方丈引领,去镇上的下院绿树禅院内的唐槐下。方丈指点树根右部说:施主请看,长出的疙瘩如同扑着的婴儿,上头脸面嵌入树干,下部外露光溜溜的尼股,看不出是男还是女,说明求子特灵,想得儿子就看你的心诚了。于夫人禁不住紧步上前,点烛焚香,虔诚下跪,闭目祷告良久,起身系上彤红祈愿带。一起返回古寿圣寺,在水云楼上方丈合掌道:老衲仰慕施主多年,今幸得我佛相助,得与施主见面,乞求墨宝永作留念。心诚的于佑任遂在准备好的文房四宝前铺边宣纸边打腹稿,拈笔挥洒,龙蛇腾云,“高山来好月,青水养片云”跃然纸上。旁观的方丈惊赞:把我楼名“水云”两字巧妙嵌入联中,大文豪果然名不虚传。心诚则灵,于夫人回沪后很快怀孕。儿子满月那天,于佑任给绿树禅院施舍了二千大洋。
    设在传统居民里的婚俗馆,我看到了黑下河地区晚清民国年间的花桥、礼单、花堂、洞房、婚姻遵循的“六礼”程序,还有诸多结婚证、休书等等。让我大感惊讶的是特殊婚俗,例如:抱轿、哭嫁、饿嫁、迎扒灰爹、轧马桶盖、恶闹新房等等。登上二楼,如同穿越了一两百年时光隧道,在闺阁绣房里欣赏精细女红,把玩琴棋书画,寻味从前结婚轶事趣闻。
走进敞门朱窗的平房,参观大厅里陈列着大大小小水龙,以及长长短短水枪。水龙须二人以上分别揿压木杆的两端,产生动力使得铜(或铁)结构的水泵喷出水。消防员手持水枪射向火灾现场。自清代起,溱潼划为14坊,坊坊设有水龙局,居民们有着极强的消防意识,对付无情的火灾,一直没有酿成重大事故。
    附设的秦砖汉瓦馆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瓦当,滴水,还有装饰于门楣、照壁上的砖雕,内容多为古典文学作品里的故事人物,具有生动细腻的艺术价值。秦汉时代已经开始了溱潼的砖瓦行业,采用罱上的河泥为原材料,烧制出来的产品呈茨菇青,因质地坚固,敲之发出镗锣响,因而享誉大江南北。不过,眼下的陈列品大多为清代至民国年间的收藏品,随着技术的进步,艺术水平肯定高于古代。
    早就钟情高二适故居,因为他是我的书法前辈。面对三开间二层老式楼房,先生的光辉形象便浮现在我脑际,高二适(1903~1977年)从这里走向省会南京,生前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在文史、诗词和书法等方面研究精深,成就卓著。
    底层展出高二适的书法作品,尤其中年以后的行草兼章草笔意,古朴浑厚,险劲神奇,这里的先生在1965年手书《〈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局部文稿复印件占了很多墙面,对当时学术泰斗郭沫若的《兰亭序》为后世依托之论,率先提出异议,独持已见,令学术界惊诧。毛主席书面为高、郭两人的辩论一言定案:“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二层名曰子规楼,有书房、寝室之分。陈列着高二适寓居当年研读过的经史书籍,使用过的文房四宝,家具日杂比较简陋,盥洗器具一应俱全,处处折射出先生刻苦钻研的清高人品
    从小巷拐向古镇宽阔的商业街,店面栉比鳞次,土产琳琅满目,有笨笨香烧饼店,巧珍土特产铺、溱潼成记鱼家等等,高声兜售溱潼烧饼、蟹黄狮子头、鱼圆、鱼饼、天鹅蛋、野鸭蛋、绿壳草鸡蛋……品质优而美,价格大众化,游客踊跃购买,享受良好服务,把装盒的饼装箱的蛋等带回家,再晚也开心。
    溱潼的旅游开发定准了位,大众的口碑超过广告效应能不名扬天下?!(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退休七支部 谈林宝)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