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郭家云:面对现实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生活姿态
【发布日期: 2012/8/2 】【来源: 市侨办 】【阅读次数: 2908 】【关闭窗口

 

    前些日子看到南京长江大桥和深圳富士康公司不断发生跳江、跳楼事件的报道,感慨颇多。我在想,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面前如此地脆弱?同时,我也十分欣赏目前有些单位抓“挫折教育”的做法,这也是在为中国的应试教育补课啊!有人说,人的一生中面临三种灾难:一种是社会的灾难,一种是疾病的灾难,一种是死亡的灾难。在灾难面前,是理性的支撑,还是脆弱的倒下,这是对人生的最大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懂得,生活不都是鲜花和微笑。当你面对生活严酷的面孔时,请记住:生活只愿听呐喊,而厌听叹息;生活只赞赏拼搏,而蔑视投降。
    人生在世,起起伏伏,总不免有这样那样的疾病、挫折、失败、甚至灾难,关键在于你能否直面现实,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生活姿态。历数古今中外,哪一位圣贤、英雄和伟大人物不是在逆境中历尽磨难,艰辛跋涉而有所建树的。“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国语》;孙子髌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伟《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史记》)。其实,司马迁本人何尝不是如此。由于李陵事件的牵连,深受腐刑的奇耻大辱,司马迁悲痛欲绝,几次产生轻生之念,但他还是选择了坚强,整理史料,发愤著述,经过14个春秋的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著作—《史记》。真正懂得生活和树立理想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输给生活的。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就是在口吃的缺陷下,经过勤学苦练而成为一个伟大演说家;贝多芬在耳聋后仍然创作出辉煌的英雄交响曲;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的深奥概括是在病床上想到的;霍金在半身瘫痪的病痛中创立了黑洞蒸发的新理论;肖邦是在咯血的痛苦中谱写出充满生命华彩的圆舞曲;而激扬着革命乐观主义的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却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作的。
    生命有两种,一种是脆弱,因为平时多空想;一种是坚强,因为有明确的目标。高峰,任何人都可以攀登,就是必须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敢于攀登。张海迪的成功说明,越追求,越有动力,生命越放射光华。她说:“我有追求,就没有时间痛苦。”邓亚萍个子矮,膀子短,打乒乓不是优势,但她有一种挑战生命极限的精神,别人一天练8小时,她再加码2小时,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终于夺取了两届奥运四枚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小个子巨人”。于此同时,她还把打乒乓的刻苦精神用在学习英语上,在申奥会上,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形象大使。 
    生活,是时代的运动,热爱生活,忠于生活,就要懂得和了解这个时代。当今的时代是社会经济大转型,利益格局大调整,竞争激烈,适者生存的时代。如何面对这个时代的现实?我觉得有两点必须注意的:一是要提振信心。一个人的生活往往是社会生活的缩写,对社会的进步失去信心就会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信心。我们不能只看到一些腐败官员打着发展的旗号把人民的血汗钱收入囊中,一些股票大鳄恣意操纵市场一夜之间暴富,一些领导干部趁国企改革之机大肆敛财等负面的非主流的方面;更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主、法治建设日臻完善等积极的主流的方面。特别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人性丧失信心,“哀莫大于心死”,应该懂得人性的亮光永远不会熄灭,“百步之内必有芳草”的道理。二是要学会适应。记得过去有一位西方管理学者提出过一个观点:“适应就是能力”,我觉得很有哲理。既然你不能改变这个社会,改变这个企业,那你就必须先改变你自己,以适应这个时代和现实生活的要求。当然,这个“适应”虽然是暂时的无奈之举,权宜之计,但从长远来看,并非是无所作为之策。勉从其职,暂栖其位,就是要在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中历练自己、完善自己。在适应中调整,在适应中奋进,在适应中搏击,始终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在不断的追求中开拓自己的生活之路,绽放生命的异彩!

 

                    作者:苏州市侨办原副主任 郭家云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