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地处绵延数百公里的苏北大平原,是改革开放浪潮中崛起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是苏北的一颗闪耀的明珠;它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留存着璀璨的印记。市区高楼林立,新建和在建的楼宇不断向外延伸达几十公里,而深藏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两座历史古迹:项王故里和龙王庙乾隆行宫却熠熠生辉。10月17日至18日我们摄影组一行10人就是冲着它前去采风的。
17日下午,当我们踏进始建于清顺治年间、改建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的龙王庙乾隆行宫时,气势恢宏的建筑群直通眼底,外围区塘、榭、亭、廊、轩拱托有序;整个建筑群显露皇家风范,中轴圈定、左右建筑对称,雕梁画栋,飞檐翘壁,结构严谨。是京城之外,尤其是江南地区难得一见的建筑群。难怪当年乾隆皇帝6次下江南有5次驻跸于此。由此,这块风水宝地,因乾隆行宫而闻名遐迩,吸引着成千上万人去游目骋怀。
龙王庙乾隆行宫,放大的说,如果当年统治者建造龙王庙是为“安澜息波、消除水患”设置的祭祀建筑,那称得上是民心工程,与目前国家的民生工程,有着不同的含意,其本质是虚与实的象征。建成后,被乾隆皇帝当作五次驻跸之所,这是一个再利用的过程,反倒成为赋予其历史价值的一个缩影。
镶嵌在市中心的项王故里,是项羽的出生地。在2000多年前的楚汉相争中,这位不以成败而论的盖世英雄,31岁命殒乌江,留下他的不朽英名和这座故居,让后人冥冥追思。
原始的项王故里,数千年风火连绵,早已不复存在,但历代朝政都用不同方式留下了一些痕迹。现在的项王故里是解放后在原地修建的,它以古槐为中心,分南北三进院落,每进以五间格局建造为清式风格建筑,一律青砖青瓦。故里大门朝西,门房三间,南院中间坐落英风阁,两边是百米碑廊,镌刻着汉代司马迁著的《项羽本纪》,和许多名人题写的称颂项羽的题字。院中置有8吨重的霸王巨鼎,铸有64个铭文,概括了项羽的一生。院内有许多珍贵树木,其中有一株槐树是项羽亲手栽种的,被外国一植物学家称为“天下第一槐”,如今依然苍劲挺拔。另外,在庭院东北角上,有一棵梧桐树,相传项羽出生的衣袍就埋在这棵树下,因此长生不衰,现存树干已是第四代再生。
项王故里,历经两千多年风风雨雨,始终不曾被忽略,人们总想透过它寻找精神上的所谓霸气,来充填自己的底气,或是反思傲然背后所缺乏的一种睿智。
宿迁因位于苏北大平原,缺乏山的点缀是一种缺憾,然而骆马湖水的灵动滋润了宿豫大地,对那里的农渔业发展极为有利。还有骆马湖是一个变色湖,水落水涨常有之,成为两种生态状态的替换。水落时,三分之二湖底朝天,绿草茵茵,可以放牧。水涨时盈盈水波,拍岸击浪,鱼跃虾跳,让人赏心悦目。这次我们采风,正逢骆马湖水盈满溢,站在湖岸,一眼望不到边。几十公顷园艺博览园坐落湖旁,给骆马湖增添了更加靓丽的色彩。
此行止也,今天宿迁是美好的,明天会更好。我想,再行一定会有的。
作者:裴岚,张家港市老干部摄影学会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