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张雷: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发布日期: 2011/6/14 】【来源: 创投离退休中心 】【阅读次数: 3019 】【关闭窗口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我国木版年画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桃花坞木刻年画起源于明代,发展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杨”,它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桃花坞木刻年画特点是一版一色,且构图丰满,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富有装饰性。年画内容,有喜庆吉祥,增福添寿,门画神像,戏曲人物,民间故事,仕女娃娃,时事新闻,耕织农事风俗画,还有动物、飞禽、花卉、风景和装潢、果盒贴纸等,美不胜举。规格品种的门画、中堂、条幅、全张、对开、斗方等数十种。广泛流传于江浙皖一带。亦远涉重洋,流到日本、英国、俄罗斯及德国,特别对日本民间画派“浮世绘”的相当影响。
  雅片战争以后,木刻年画逐渐被石印年画和胶版年画所取代,桃花坞木刻年画逐步走向低谷。
    1949年后,特别20世纪律性80年代,桃花坞木刻年画重又复兴,进入20世纪80年代,桃花坞木刻年画多次获全国年画展奖。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制作技艺,继承了明代一版一色的套印方法。一幅年画作品,从构思创稿到完成,必须经过画稿、刻版、套印三道主要工序,有的还需人工着色、敷粉、扫金、扫银和装裱等,可见工序繁多复杂。
    目前,桃花坞木刻年画制作技艺当今代表人物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房志达和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祖德、叶宝芬(女)。
    当今,由于人们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发生变化,传统的桃花坞年画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为抢救、保护、传承桃花坞木刻年画,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等传承单位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先后培养了多批新一代的桃花坞年画接班人;研制了一批桃花坞年画精品;国家邮政总局还在苏州举办了《桃花坞木刻年画》邮票首发式;先后出版了《桃花坞木刻年画》和《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桃花坞卷)》等。
        
                                                                       张   雷
                                                                              2011年6月  于苏州园区新城花园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