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谈林宝:石湖的遐想
【发布日期: 2010/4/1 】【来源: 创投离退休中心 】【阅读次数: 2663 】【关闭窗口
    农历八月十八日的民俗传统游石湖,一回比一回闹猛,为避开拥挤高峰,2009年游石湖我在太阳刚落山时就到达了。穿过“吴中胜景”石牌坊,越过“石湖串月”行春桥,经过“田园诗人”范公祠,走上通往上方山的街道,沿途的莲蓬、红菱、糖切糕、梅花糕、工艺品、日用品等摊头前、顾客稀稀落落。时间尚早,我便踱向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大门前方的石湖西岸。
    坐上岸边斜坡,我的东北面呈现出一大片石湖水域,绚丽的晚霞斜映着平静的水面,天空悠悠地飘移着朵朵白云,远岸的天锦阁、余庄、越城桥等景点时而送来淡淡的荷花雅香,使我想起清代诗人王豫对于石湖的描述,“明镜荡白云,风引荷香至”。我的思绪被湖光水色的诗情画意感染,静心享受着开阔、纯净的悠闲,清代又一位诗人蒋夔在我脑际朗朗高吟:“丝丝柳垂阴,苍苍月初上。”我怡然抬起头,透过垂柳如帘的枝叶,遥望灰暗的东方天幕上那轮近似银盆滚圆的皓月,开始脉脉映照在平静如镜的水域。西方的晚霞慢慢地隐去,黑夜逐渐弥漫开来。忽然,一颗流星自西向东,拖着闪亮的尾巴划过夜空。流星,使我联想起面前石湖里隐藏着的奇石。
    那天,藏友王家超喜滋滋给我欣赏许多奇石,说是在石湖清淤泥的泥里发现,多次勤跑收集到的。我一块一块欣赏,确实与普通石头大不一样:有小球状、短棍状、锥状、鸟状等,小到小于麻将牌,大到超过热水瓶、外表显示钢灰色的高温旋转后的熔壳特征、内部含有铁质,再一用手掌掂掇,沉甸甸的,比重好大呵。
    王家超饶有兴趣地向我讲述:自2003年从石湖淤泥里捡到这种奇石后,起先估计为“天外来客”陨石,就倾情于科学追究,一趟一趟去请教了本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多位专家学者,得到的反馈是形质奇特,未曾见过,难以定论。直至两年前他最后请教到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王鹤年教授,通过该大学现代分析中心的荧光光谱仪和X光衍射等手段测试与研究,终于在三个月前给出定论,这些奇石都是陨石冲太湖位置过程中的溅射物,其成分与太湖靶岩的岩性特征相符。
    我的脑际便遐想着眼前这些奇石的产生过程?万把年前,一颗小行星亲近地球,受着重力加速度而不断加速,与厚厚的大气层摩擦而迅速升温,白炽化到大爆炸,大片陨石雨再把太湖所在位置冲击成千疮的坑地(现在的太湖西南边的圆弧形状就具有冲击坑的特征),其间块块陨石湖点点靶岩时产生超高温,被震碎的物质熔成岩酱,旋转抛射,气流刻蚀,最终溅落到冲击坑及其周围。
    溅射物给太湖冲击坑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依据,从而使专家学者们二十多年来的关注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王家超的奇石收藏为我国科研领域将要填补全球107个陨石坑分布图上,中国地区无陨石坑的空白,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在钦佩之余特地填词赠予藏友王家超:
小重山·石湖奇石
    水下淤泥露震惊,足勤王氏集,科研倾。钢灰熔壳异原形,含铁质,掂掇令余瞠。遐想小行星,陨降中爆炸,石雨成。靶岩冲击酱飞升,溅射物,印证太湖坑。
    后方向传来欢声笑语,把我从遐想中拉回到游石湖,旋即便起身,融入愉快的人群。我跨进森林公园大门,顺着弯弯曲曲的山道登上方山,沿途小孩子们的额头几乎都长出一对彤红的牛角(因牛年而流行的玩具灯),嬉笑追逐恰如黑夜里的流星。我俯眺远处黛青色的湖面,小游艇的彩灯流星般的川流不息。登上山顶,进入塔院,我很快被耀着橙黄灯光的楞枷寺塔吸引,抬起头一层接一层往上欣赏这座宋代砖木结构建筑,古人真是巧夺天工。倏地,黑丝绒般的天幕上又出现一颗流星,越过尖尖的塔顶,拖着闪亮的尾巴朝东方飞去。
    流星!我的脑际再遐想起万把年前那颗小行星大爆炸,陨石雨冲击大地造成太湖的大自然奇观,四散的溅射物就像流星雨,从西边闪亮飞来,越过我的头顶,落到石湖里,多么声势浩大,闪亮壮丽啊!
    随着太湖冲击坑的深入研究,将会揭示太湖美丽风景形成的神秘面纱,对推动太湖及其周围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起到巨大作用。民族传统游石湖的拥挤可以通过扩大景区范围得到缓解。
    要问对于陨石雨带来石湖自然风光的感受,请允许我改欧阳修和苏舜卿的诗句,集联作答:香荷明镜本无价,皓月柳丝皆有情。
 
                      2010年3月20日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