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常熟市老干部书画协会举办的“喜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老干部书画展”圆满结束。展览上共有88件作品展出,书法有篆、草、行、楷、隶,绘画有山、水、画、鸟、人,内容丰富。
有感而发以画传情
展览中绘画作品有37件,大多以牡丹、山水为内容,浓墨重彩,一幅浅谈色调的工笔画显得尤为别具一格。这幅以“宁静温馨”为题的作品,以简单的笔触,画着个房间的一角,一个书桌、一张椅子,一只慵懒地睡猫,一扇半开的窗户,一池摇曳的荷花。
作者张伊凡是离休干部,今年已经83岁。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老人在国画、油画、版画等方面,均有涉猎,并有不俗成就。书画展筹备时,大家考虑他年纪已大,建议是否在现成画作中找一幅参展即可,但张伊凡老人坚持一定要画幅新的,“毕竟是六十周年大事,不能应付。”
聊起这幅画作的创作,老人说,这是他用一个多月时间构思出来的,“迎接国庆,肯定有很多人要画牡丹、画山、画梅,我想画点不一样的,想来想去,现在过的生活安静祥和,非常温馨,不就是祖国发展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嘛。”
张伊凡说,画里的主体场景很写实,就是他的卧室一角的景象,但也加入了一点虚构,“我家窗外是片绿地,但这里改成了荷塘,为的是要取‘荷’的谐音,表达‘和谐’的意思。”
书画养生老有所乐
今年79岁的王进龙老干部,离休后就一直以写毛笔字打发闲暇时间。在他眼里,练书法并不是为了追求一手字能写多漂亮,而是一种养生之道。“年纪上去了,剧烈运动不适合,写字既可以动动筋骨,又可以修身养性,蛮好的。”
这次书画展里,有一副行草“风雨征程60年”,就是他的作品。王进龙说,解放战争时期,他是敌后武工队的一名成员,从事着秘密战线上的光荣任务,为国家的解放出生入死。新中国成立后,他则在与城市建设相关的部门里工作。几十年来,看着祖国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的欣欣向荣,许多百姓的生活由最初的艰苦,到现在步入小康日子越过越滋润,王进龙深有感触:“这都离不开国家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带给了我们幸福生活,要好好珍惜,知足常乐。”
参加市书画协会2年多来,每逢有书画展之类的活动,王进龙都会积极参与呈上自己的书法作品。去年迎奥运时王进龙就写了几幅字参展,今年除了本市的这次展览,他还另写了一副对联,送到太仓参展。“倒不是字的水平有多高,而是想表达一种老有所乐的感受。”王进龙说。
功底其次心意为重
这次书画展的参与者,基本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有的甚至已过耄耋之年。这些老干部,绝大部分过去没有接触过书法、绘画,都是在离退休后,从感兴趣“练着玩”开始慢慢学习。
曾在老年大学当过绘画老师的顾纯学,这天就在展厅里慢慢踱着步子,仔仔细细地端详每件作品。“我教了20年画,这里很多老干部都是跟我学的画。”顾纯学说,当初许多老干部来老年大学时,几乎一点绘画功底都没有,是从最基本的一朵小花、一根枝丫学起来的。“以前他只好在小纸头上描,现在能画这种6尺宣纸的,非常难得了。”他指着一副梅花图说,无论从构图还是用色上看,都可算是幅很不错的国画。
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的顾纯学,边观展边点评,他对现场的几十件作品给予很高评价,“其实功底如何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心意,这些书法和绘画,都是作者用了心的,都是好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