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织关怀下老有所乐
——记吴中区政府办离退休干部
吴中区政府办公室现有离退休干部24名(其中离休4名、副处以上退休干部10名),都是中共党员,除2名组织关系已转出外,其余22名单独成立离退休党支部,按照政府办党总支统一部署开展活动。
多年来,政府办根据中央关于“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总要求,在区委老干部局指导下,结合本办实际,妥善安排工作,对老同志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热情为离退休干部服务与管理,受到老同志们的好评。
他们每年召开迎春茶话会,区长(或委托常务副区长)与老同志见面、问候、交谈,听取大家意见;政府办主任、党总支书记按照“老有所医、老有所学”的需求,每年安排体检,订发报刊及学习资料,关心老同志身心健康;分管副主任每年通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安排参观如吴中科技园等新生事物,亲自带队,配备医生随行,开拓老同志视野,确保往返安全;凡遇老同志生病,必有领导探望,节日慰问包括遗属均深感组织温暖;对年届八十的谭信忠、陈达生、王燕谟、潘硕君、王明扬、邓学铨、薛福康七位寿星举办祝寿会,如今吴中区老干部中最年长的谭老已年逾九旬,生活得很开心。
为了加强对离退休党支部的领导,党总支接受支部建议,推荐热心为老同志服务的副主任科员、行政监察科长兼任党支部书记,使在职工作与老干部工作适当穿插,有机结合地把每年的节日聚会和组织生活安排得其乐融融。
组织的关怀,激发了老同志们的爱国爱民热情,2008年抗震救灾,踊跃捐款2.19万元,平均每人近千元。组织的关怀,鼓舞了老同志们的老有所乐情趣,各展所长地安排好晚年生活。
一是乐在歌舞献艺。离休干部潘硕君年逾八旬,担任吴县、吴中区老干部艺术团团长10余年,每年组织歌咏、舞蹈、说唱、小品等文艺节目,参加各级联欢活动。该团在比赛中多次获奖。2008年演出16场,观众近万人,如工业园区胜浦元宵联欢、高新区枫桥新春联欢、沧浪区“七一”歌会、文化宫纳凉晚会等,其中大合唱《心连心、跟党走》获沧浪区二等奖,自编说唱表演《水八仙》获沧浪区三等奖。退休女干部周宏民亦积极参与,古稀之年仍能载歌载舞而动作灵活,可见歌舞也是健身之道。
二是乐在时装表演。离休干部王燕谟与退休干部李菊英等人在吴中区老干部服饰表演队是顶梁柱。他俩一位85岁高龄,一位亦年逾七旬,穿上时装光彩照人,与队员们一起登台表演,展现了夕阳晚霞的银发风采。2008年在吴中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吴中区老年大学、西大街社区、南门街道、苏州市技校、虎丘老年公寓等处演出10多次均获好评。在苏州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老干部服饰风采比赛中是团员平均年龄最高的参赛队,并获得了三等奖,《苏州日报》还采访报道,将大幅照片登上了头版。
三是乐在写作投稿。曾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庞宏勋参与吴中区农村经济研究会调研写作,在中央对“三农”工作发出重要文件时,学习领会,写出心得,发表文章。协会每年汇编一册《农村经济研究》调研文章选辑,他参与审稿校对工作,一起完成编书任务。东山实验小学190周年校庆编印《东山人文》,介绍当地古今名人,居住东山镇的俞国英参与编校工作,此书留下了有一定价值的历史资料。
四是乐在书画联谊。书法爱好者蒋根源、吕意元分别参加吴中新区、老区的书画组织。蒋根源在东吴老年大学书画组切磋书艺,他的作品挂在书画室展出,观者评价笔力刚劲、章法规范。吕意元在吴中区老干部书画协会、西大街社区老协书画联谊会练习书法,协助两位会长组织会员泼墨挥毫出作品,每年联办两次书画展,五年来已展出 400余幅作品,编印过两本会员作品集。社区组织中小学生暑期参观,启发青少年学习“爷爷”“奶奶”们的勤学苦练精神,作为关心下一代的活动内容。他的书法作品还编入纪念毛泽东110周年、周恩来诞辰100周年、李先念诞辰90周年、解放军建军70周年等“获奖作品选”。2008年,高新区残联向全市募捐书画作品,他的一幅四字行书横批拍卖到3200元,获得残联颁发的“情系残奥,爱心捐赠”荣誉证书。
五是乐在动静养生。喜欢运动的蒋阿兴参加苏州市老年自行车队,每年去各地旅游。2008年骑游7600公里,跨越苏、沪、浙、赣、湘、云、贵、闽、广东、广西和海南等11个省市,历时108天,其中从海口市五指山出发,绕海南一圈,如无良好的体魄和车技是难以完成的。动静养生,静亦能养生。对保健很有研究的戴士忠,每天在老干部活动中心与老友们喝茶聊天,从报刊看到养生资料,就剪辑复印,在支部活动时分发参考,还传授手保健操的示范动作,劝导大家练习。
此外,陆福东、王林根、周瑞兴、蒋根源、顾进江五位原政府督导员,与在职领导有接触机会时,反映情况,提供建议,有助于丰富活动内容,更好地开展支部工作。
目前,政府办离退休干部们正在自学“科学发展观”论述摘编,争取与时俱进地跟上形势,为吴中区又好又快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而献计出力!
(吴中区政府办离退休党支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