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永不熄灭的奉献之火
【发布日期: 2008/4/8 】【来源: 张家港市委老干部局供稿 】【阅读次数: 3829 】【关闭窗口
   一位年过8旬的老人,在他离休后,以惊人的毅力创办起智慧学研究会和老年健身研究会,他在全国首次提出了智慧学新学说;他为了培养下一代和提高老年人的体质,自己撰写文章、编印书籍,自己掏钱出书,并将书籍免费向社会发放……有人说他就像一团——
永不熄灭的奉献之火
 
    今年3月27日下午7点多钟,一辆张家港牌照的轿车在无锡火车站广场上刚停稳,就从车上下来3个人,他们一下车就急匆匆地直奔候车室。8点10分,他们顺利地登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他们是什么人?到北京干什么?
  领头的那位童颜鹤发的老人名字叫顾秉均,是张家港市智慧学研究会的会长;另一位老人名字叫盛新生,是智慧学研究会的副会长;女青年是张家港市东莱中心小学的校长,名字叫陆瑛。他们是到北京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21次工作会议的,同时还要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负责人商讨关于召开全国第三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的有关事宜。
    顾秉均今年81岁,1990年从张家港市政协主席的岗位上离休。他常说:“人活着就要为社会有所贡献,生命与奉献并存。”这位有着59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顾秉均善于学习,乐于思考,因此博才多学。他在离休时,看到社会上一些青年人由于缺乏理想,不懂得珍惜光阴,整天在街上东游西荡,心里就想: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虽然从工作岗位上离休了,但是为党和人民服务永远不能离休,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帮助青年人做些有益的事,决不能让他们把美好的光阴白白逝去。他先后撰文并发表了《珍惜光阴》、《人人智慧,造福人类》等文章,引导青年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人人智慧,为社会为国家多作贡献。
  顾秉均阅读了许多书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反复的分析研究,认为人从零岁开始教育势在必行。1996年,他与在市科委主任岗位上退休的杨福祥等3位志同道合的老同志成立了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对智慧学学科作系统研究探索。他认为,智慧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智力智慧的学科。智力、智慧是人们的重要思维能力;智力是人们利用知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智慧是人们运用知识、利用智力实现创新发明的能力;智慧学理论认为只要具有健康大脑的人,是可以开发出大有作为的智力、智慧。他还认为,扩大教育培养内容,可以进一步优化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他离休的18个春秋里,他先后创办了老年健身研究会、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张家港市思维研究所,出版了《智力智慧问答》、《漫谈智力智慧》、《漫谈社会主义》、《漫谈思维》等5部箸作,编辑和组织参与编辑出版了《幼儿智力智慧培育》、《全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7部书籍……
  2001年4月,原中顾委委员、中国社科院原院长于光远院士到张家港调研,他看了《漫谈智力智慧》一书后,又同顾秉均就智慧学进行了深入探讨,于光远认为这是全国首次提出了关于智慧学的新学说,智慧学这一命题颇具见地,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于是他亲自牵头组织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和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等单位于2002年4月在张家港市联合召开了“全国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于光远教授在会上说:“张家港是全国'两个文明'的典型,张家港现在又有一个全国唯一的智慧研究所,又第一个提出智慧学这门新学说,达在全国又是新一个典型。”会上,顾秉均提出的智慧学理论学说获得与会专家广泛认同,专家们建议,要深化智慧学理论研究和进入实际应用,要不断扩大研究人员队伍,并建议成立研究会。
不久,顾秉均在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张家港智慧学研究会,又在张家港市教育局的协助下,智慧学研究会与市教育局教研教科室联合向中国教育学会申报了“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中国教育学学会会长顾明远看到申报的课题后十分震惊,认为这是一门新学科,2001年9月,课题被批准列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很快张家港市有11所幼儿园、12所小学参与课题的研究,研究人员达到83人。张家港市智慧研究院与市教育局教研教科室联合成立了课题中心组,各参与研究的幼儿园与小学分别成立课题小组,撰写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2004年10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教育学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等单位又联合在张家港市召开“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参与研究的老师向大会提供论文158篇,教学设计、活动设计282篇,研究初结成果。2005年4月,受中国教育学学会委托,江苏省教育学会邀请有关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课题进行签定结题,专家组认为课题的选择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普遍的指导价值,研究的范围基于培育0~20岁年龄段的智力智慧,坚定不移地贯彻“从娃娃抓起”延伸到小学,此举与当前国家提倡的“教育从零岁开始”是相符的,初步达到了顾秉均为主的离退休老干部发起的“智慧学”初衷,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意结题。
  顾秉均认为,理论研究是为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与完善,同时进一步丰富理论研究内容。他选择了23所小学、幼儿园进行试点,因为这是他提出的新学说、新学科,没有现成的教材,他博览群书,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自己编印教材,将试点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召集起来办培训班,自己亲自授课。他还坚持巡回到各学校、幼儿园去讲课,到市区的学校就步行去,到镇村学校就乘公共汽车去。他在到学校上辅导课时,不抽学校一支烟,不吃学校一顿饭,有时连一口茶水也不喝,讲完课就回去了。市委老干部局的负责同志几次上门对他说:“顾老,您办的也不是私事,您如果需要用车,尽管向我们说。”可是顾秉均仍然执意乘坐公交车。
  顾秉均经常到杨舍镇东莱中心小学讲课,学生们一看到他就会雀跃起来:“顾爷爷来了!顾爷爷来了!”学校从事课题研究并担任实验班班主任的周丽娜老师说:“实验班采用智慧学指导上课时,老师、学生实行交流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理解、解决能力提高了,记忆力也得到增强,学习成绩普遍得到提高。”周丽娜说,班里有一位学生原来记忆力较差,我就用智慧学中的记忆智力辅导他,这位同学的记忆力和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校副校长庞丽君老师说:我们在德育方面应用顾老的道德智慧,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我们学校教室打扫卫生是采取学生轮流值日的方法,有时值日生因故到校较迟,在早读课之前来不及打扫卫生,老师不去批评这位学生,也不责怪其他同学,而是提前上班,如果发现教室还没有打扫完卫生时,老师就帮助打扫,这时同学们纷纷主动过来帮着打扫,后来,如果哪位值日生来得较迟时,早来的同学就会主动代替或帮助打扫卫生。庞丽君说:“采用道德智慧育人,老师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如何做人处事,远胜过平常的说教。”
  顾秉均从研究智慧学中受到启迪:一个人有了智慧,还应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道德,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为国家服务,于是“人人道德、人人智慧、人人健身、造福人类”成为他研究奋斗的新目标。他认为,老年人最关心的是健康,如何将老年人组织起来、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健身活动?1994年,他就牵头创办了张家港市老年健身研究会,吸收一大批老干部参加锻炼和参与研究工作。他非常重视采集各种健身信息,并与老同志们一起搞调查,交流各自的健身经验。15年来,顾秉均在《中华老年报》、《江苏老年周报》等报刊上发表《健康长寿的探索》、《两个文明建设促进人们健康》等50多篇文章,他还自费编印了《老年健身九法》、《老年健身集》、《水与人体健康》等书,免费向老年人呈送近万册。市政协原副主席赵祖歧今年81岁了,15年前,曾患有多种疾病,病重得甚至下不了床,顾秉均几次上门邀请他加入老年健身研究会,并对他说:"我每天5点30分起床,然后在床上做1个小时的气功按摩,再到外面散步,然后再打一套太极拳,你瞧我的身板多硬朗!" 顾秉均又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按摩身体,又扶着他走路锻炼,现在赵祖歧每天坚持散步3公里,每当人们问他身体怎么这样硬朗时,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是秉均带我走出来的。”。目前,张家港市老年健身研究会的会员有50多人,在他们的组织带动下,仅市区就有5000多老人经常参加各类健身活动。
    有人说:“顾秉均就像一团火,燃烧着自己,不停地向社会奉献出光和热 。”是的,在他走过的80多年的人生道路中,只求奉献不求索取。1963年,时任江阴县团委书记的顾秉均主动要求到当时全国最艰苦的西藏工作,在西藏,他当过矿长、下过矿井。1981年,他回到张家港后担任过市主要领导职务,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主动要求将他的儿子安排工作,但都被他婉然谢绝了。谁能相信,他的三个儿中有两个在普通的企业里工作,在海关工作的大儿子顾永洪还是在张家港海关建关招收公务员时自己考取的,现在又在父亲的影响下到西藏海关支援工作;他的三个儿媳至今都没有固定的工作。顾秉均和老伴平常吃的是粗茶淡饭,因他们父子都是晚婚晚育,因此,他对孙子、孙女更加疼爱有加,也只有在小孙子、小孙女到他家时,才买一些鱼肉,改善一下生活;他没有一套像样的衣服,经常穿着一套蓝色的粗布衣服、一双力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