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不断依托社区加强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继续完善家庭、单位、社区(乡镇)、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四位一体”的管理服务体制,在健全机制、细化措施、深化联动服务上下功夫,社区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已成为该市老干部工作的一大亮点。 完善制度,健全长效机制。市委老干部局积极协调民政、财政、卫生等9个部门,研究制订了《青岛市老干部社区服务管理实施办法》和《青岛市老干部老党员帮扶基金管理办法》,建立起老干部社区服务和帮扶救助长效机制。 从服务细节入手,深化亲情服务。开展了结对服务和安装爱心门铃活动,组织社区为独居离休干部安排结对服务人员,并为他们安装了爱心门铃。为确保活动形成长效机制,他们从老干部党费中划拨了20万元作为活动资金。目前,全市12区市已与离休干部结成服务对子2293对、安装门铃1268个,并确保了服务人员到位、联动网络畅通。 开展社区服务示范点创建活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离休干部社区服务示范点创建活动的通知》,先后对两批、38个单位和社区进行命名,并颁发“老干部社区服务示范点”牌匾,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有力地促进了老干部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典型带动,推广经验。在推广综合配套服务、一站式服务、社会化服务、企社共建共享和集中供养等“五种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李沧区永青苑社区与民政第八干休所“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亲情共享”的新经验,建立起了“助老服务到家、尊老宣传到家、扶老帮助到家、爱老关心到家”的“社所共建”的服务新模式,在全市开展军地分工协作、共同参与、多形式的社所老干部联谊慰问活动,受到军地双方老干部的广泛好评。
——摘自《中国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