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新余市退休干部服务管理走上正轨
工作同部署 待遇同落实 资源共享用 作用齐发挥
【发布日期: 2008/8/14 】【来源: 网站管理员 】【阅读次数: 5349 】【关闭窗口
    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委、市政府适应形势,着眼大局,从退休干部比例不断攀升的实际出发,把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纳入老干部工作范畴,在全面落实好离休干部“两项待遇”的同时,不断探索加强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新方法、新途径,做到离休干部和退休干部工作同部署、待遇同落实、资源共享用、作用齐发挥,初步实现了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突出前瞻性:建立服务管理机制

    新余市现有离退休干部11991人,其中离休干部504人,退休干部11487人,退休干部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95.8%;2003至2007年,离休干部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递减,而同期退休干部平均每年以3.9%的速度递增,其主体地位日渐凸显。
    早在1992年,市委、市政府就专门出台了《新余市退休干部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管理对象、管理主体、管理机构及政治、生活待遇等一些具体规定。将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纳入各单位老干部工作范围,并建立工作机构,在市委老干部局增设“退休干部科”,选配工作人员,负责全市退休干部日常工作。市直各单位凡有离退休干部30人以上的(含下属单位),不但明确了分管科室,而且增设一名科级干部,具体负责退休干部工作;离退休干部30人以下的,也明确了管理科室,同时配备专兼职干部。

    政治待遇:与离休干部“八个统一”

    把退休干部和离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一同考虑、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在落实政治待遇方面,退休干部与离休干部实行“八个统一”,即统一阅读文件、统一听报告、统一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统一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统一参观考察、统一通报情况、统一征求意见、统一走访慰问。加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力度,采取离退休干部党员联建方式设立老干部党支部。目前,全市凡具备3名以上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单位,都建立了老干部党支部或党小组,96%的支部为离退休干部联建支部。
    不断加大老干部活动中心(室)和老年大学建设力度,市财政投入1000余万元新建了江西省一流的现代化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全市所有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室)和老年大学向退休干部全面开放,鼓励退休干部上老年大学,到活动室参加活动,共享社会资源。

    生活待遇:分类解决退休费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狠抓退休干部生活待遇落实。通过不同渠道,分类解决退休干部的退休费。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退休干部的退休费全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退休干部退休费从1998年开始就纳入了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实行社会化发放。退休干部的医药费,则通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方式得到了解决。为使退休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市委、市政府规定退休干部与在职职工一样享受节日福利、取暖费等非生产性福利。建立特困退休干部信息库,实行领导干部与特困退休干部联系结对制度。从1997年开始,每年都对特困退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2007年,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市财政每年拿出10万元资金,建立特困离退休干部解困基金,专门用于帮扶特困离休、退休干部。
 
    发挥作用:为退休干部搭平台

    把退休干部作为发挥作用的主体,大力搭建平台,创新活动方式方法,使退休干部在实现自身价值中焕发“第二青春”。以退休干部为主体,在全市建立了关工委、老年体协、老年大学、老年艺术团等组织,积极探索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的新途径。大力开发、利用老干部人才资源优势,创造性地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了100余名退休干部、退居二线干部到农村、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为全市基层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老干部资源整合与基层党建工作的互动双赢。

                                                     ——摘自《中国老年报》2326期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