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434万人,近十年65岁及以上人口逐年增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以人口战略、生育政策、就业制度、养老服务、社保体系、健康保障、人才培养、环境支持、社会参与等为支撑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体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推动我国养老事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规律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提出合理的应对方法。
今年我的调研方向是“积极老龄化”,从字面意义即可看出,“积极”所代表的含义是肯定的、正面的、进取的、热心的。探索“积极老龄化”这个主题,能够带给我们许多新的视角和观点。
一、对老龄化社会问题表现方式分析
“积极老龄化”,可以说是积极的面对老龄化的社会,在积极的面对老龄化社会这个问题的表现方式,主要分为两个层面来分析:
1、对老年人内在因素的分析
老年人本身对于积极养老的态度,就如前文所提主要在于积极的面对,在心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老年生活。树立一个崭新的概念:老年时期是”所乐、所学、所为正当时,而不是万事休。如何健康地养老、愉快地养老成了摆在眼前的问题。有许多的老年人在退下工作岗位后,依旧热心推动自己所在行业的发展,在各类行业协会、校友会等组织担任新的社会角色,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或是热心公益、献爱心等活动,积极参与面向社区的服务工作和社会团体的公益工作,帮困助学、清洁山林、照顾残障孤老等,用不同的方式来发挥余热,这些活动来源于我们老年人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自我认知的提高,在老年人日渐成为社会主体的今时今日,以积极的生命态度投入生活,更加注重身心健康,更加注重对社会的付出和奉献,更加注重自我养老和自我实现。在老年人自我提高的同时,有许多的民间组织和社团,在组织老年人再次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老年大学、老年模特队、老年广场舞队、还有需要大量人力的各类体育赛事义工组织,都是一些积极正面的群众组织在现实生活中影响现在的老年人。我们在这一系列社会现象中能够看到,我们人人都是老龄社会的主体,我们在老年人占比非常大的当今社会,应当引导全社会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老年人群体。
2、对社会外在坏境的分析
在积极老龄化的外在环境上来看,一个日渐老龄化的社会,完善的养老制度和各类政策法规的帮助是在所难免的。许多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利用“看病祈福消灾”作诱饵进行封建迷信诈骗、利用“假古董”进行诈骗、“假冒熟人”进行诈骗、“冒充公安等司法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诈骗;还有层出不穷的各类保健品传销,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又更需要关注的群体,并且这个群体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增加,需要我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不断推动法制养老事业发展,基本建立了针对老年人的法律政策制度体系,形成一个稳定的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为我们科学应对人口老龄、科学解决老龄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促进和引导“积极老龄化”
相较于过去对于老年人的传统认识,当今的老年群体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受教育水平的持续提高,接受新事物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遍在增强;第二,是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具有较强的养老产品和服务消费能力;第三,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理状态和预期寿命将会不断地提高,从而大大减轻了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和社会依赖。综合这三点不难看出,老年人在社会的参与度日渐提升,同时这些新特点的形成,促使老龄事业发展、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妥善解决老龄社会问题有了新的机遇。比如,在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智慧养老的不同方式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利于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情况老年人的需求,特别是精神生活上的需求;面向老年人的居家设计能够为老年人洗澡、如厕等带来巨大便利;依托现代通信设备建立起老年居家紧急呼救系统,电信服务中增加老年紧急呼救响应服务,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苏州电信12345“电子保姆”;各种帮助子女更好掌握老人身体情况的电子器材,监控身体情况的电子表、居家安全的监控探头,能够让老年人在家庭养老中得到很大的便利;政府更是搭建平台,牵头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设立了很多不同配套水平的养老机构、社区日托站、社区保洁定期上门等等,都将让老年人享受到了更便利的生活和医疗服务。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干部的“健康、参与、保障”,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促使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体力、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保证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权利、需求、爱好、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并得到充分的保护、照料和保障,这是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的思考最多的,除了服务我们的老干部,更要最大限度提高老干部本身的积极热情。
我作为刚刚从事老干部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在老干部服务中心工作的一年时间里,通过我的观察和思考,总结了以下几点工作方式,让我们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来帮助完成这些想法。
1、以党支部为单位,定期进行组织生活。在服务中心,每个离退休支部基层党组织配合中心党建工作的需要,开展不同的学习交流活动,既给老干部提供了学习的环境又有了互相交流的机会,紧密团结在我党周围。
2、根据老干部的不同兴趣爱好,开设各类兴趣小组。开展顺应老干部兴趣爱好和社会上比较热门的相关活动,并不断听取采纳大家的意见,结合中心实际情况,最大可能性做让老干部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活动,如今年下半年就准备增设“读书会“,提供老干部展示自己所看所学所想的机会。同时我们紧密结合市委老干部局的“晚霞生辉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各类活动,斯诺克比赛、乒乓球比赛、桥牌比赛、象棋比赛、养生讲座、法律知识讲座、趣味运动会,既满足了兴趣爱好又能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所进步,真正做到老干部的“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3、认真执行中心“五必访”的工作要求。更是在夏季挨家挨户的进行高温走访,“坐下来、听一听、谈一谈”,更是针对不方便出门的老干部、独居空巢老干部,在思想上关心他们的心声苦恼,在生活上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用认真和细致来做好老干部工作,用热情和积极来带动他们的心情和状态,不仅老干部的管理员,更是老干部的亲人。
4、不断的完善多种途径工作内容宣传。建议中心网站不断完善更新内容,支部可以根据老同志的实际组建支部微信群和QQ群,让大家在各种通讯工具上能够学习和交流。比如:我们退休八支部现有成员75名,排除生病和居外,在微信群内有56名成员,每次有活动群内都会通知,分享好文好曲好的生活小窍门,大家对这样的沟通形式非常满意,既有组织归属感、又能够真正学到一些知识。接下来我们也可以考虑开通我们中心的微信公众号,通过不定时传达党员学习内容、中心活动动态、健康养生学习、层出不穷的保健品诈骗的辨别,向老干部们传递积极的新观点,通过我们平时的推送和微信群的交流,引发老干部的一些讨论,这样可以把我们的工作更精细化、更人性化也更具有服务意识。
促进和引导“积极老龄化”是我们老干部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依托老干部服务中心,传播积极的正能量,努力带动全社会,为促进老年人享有“健康的晚年、幸福的晚年、积极的晚年”而奋斗!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夏丽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