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成峰:积极探索离休干部管养模式的新途径
【发布日期: 2016/10/27 】【来源: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阅读次数: 6375 】【关闭窗口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3号)精神,结合本单位老干部的现状,本着积极稳妥地推进老工作转型发展,提升老干部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老干部的归属感、幸福感,近日笔者就离休干部管(理)养(老)相结合的新模式进行了调研探索,通过调研探索,旨在用崭新的精神面貌、严谨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举措扎实服务好老干部。

    一、实施“管养结合”的重要意义

    1、“管养结合”的含义

    “管养结合”养老,也就是管理与养老相结合,通过建立管理部门内部的“管养结合”老干部养老公寓。将现行单一的管理服务老干部与单一的养老模式相结合,充分满足老干部的生活娱乐、健身锻炼及精神慰藉需求,最大限度的实现老干部管理工作无缝隙,切实创新服务管理方式,真正使离休干部的晚年生活有尊严、有快乐。

    2、实施“管养结合”的迫切性

    一是离休干部已经全部进入“双高期”。以我们服务中心为例,离休干部的平均年龄已达88.7岁,组织管理离休干部,实现离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尤其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当前我们老干部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是目前社会上的一般养老服务机构条件有限。一般的老年公寓、护理院在医疗配备、护理措施、健身娱乐、管理水平等方面不到位,且老年公寓、护理院中的老年人个人情况与离休干部整体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离休干部的养老需求很难在目前社会上的一般老年公寓、护理院中得到满足。

    三是离休干部特定的身份角色。离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离休前多数从事过管理工作,他们有的在领导岗位工作了多年,虽然年事已高,但对社会事业尚有一定的参与度,对高质量的养老机构需求强烈。

    四是空巢独居离休干部的逐年增多,极大地增加了管理服务的难度和强度。若建立了“管养结合”老干部养老公寓,鼓励或说服他们入住,就能更好地为离休干部精准管理和服务。

    五是有病失智离休干部的家属需求迫切。照顾生活起居与护理长期卧病在床的离休干部,是一个日益增大的一个家庭问题,尤其是失能、失智的离休干部,家庭照顾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服务照顾好他们,彻底解决家庭的烦心事,送入医护配备齐全、管理服务到位的老干部“管养结合”机构,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六是目前管理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大。例如,我们服务中心,一年用于管理服务老干部的经费一般要在500万元以上,且逐年还在增加。创元投资集团公司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多年来在老干部工作上为社会分担解决了不少问题,对离休干部的安享晚年幸福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可谓贡献颇大,但这完全是建立在集团公司纯支出的基础之上。根据政策,如在转型创新中,建立适应新形势下更好地服务老干部自己的“管养结合”机构,创办好这一朝阳产业,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实施“管养结合”的主要措施

    1、牵头建立

    建议由市委老干部局牵头并建立“管养结合”的离休干部养老机构,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机构。

    2、资金支持

    对公寓床位补助,目前政策是只有护理院性质的有100元/月的补助,政府应倾斜性积极支持,并且在税收上优惠,以推进“管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建设。

    3、医养结合

    社保挂钩并在充分配备医护人员的前提下(这个特别要有别于一般养老机构)与医院挂钩,政策鼓励引导医护人员从事养老工作,以体现管养、医养相结合,最大限度的解决老干部的养老后顾问题。

    4、管理规范

    依托于原管理机构或向社会招标建立管理班子,充分保障入院离休干部的权益。依据现有养老院、护理院的各项规范流程,根据老干部工作的要求和特征增加有关内容

    三、实施“管养结合”的预计效果

    1、政府投入,多方受益

    由于是各级、各部门管理服务老干部部门创办的“管养结合”机构,有政策扶持,入院的硬件与软件都有别于社会办的,这样入院的离休干部既享受了养老服务,又得到一般医疗保障,不仅减轻了离休干部家庭的负担,还缓解了社会医疗资源及养老机构的紧张压力。

    2、便于管理,沟通方便

    在此氛围下,管理单位可放心组织学习活动,各老干部支部活动出勤率也会大为提高。可改变原有离休干部因为居住地较远等客观问题而影响参加组织活动的情况;还可改变有的离休干部因为行动不便等原因(主要是年纪大,身体弱)而其本人又想借支部活动看看老同事,家属只能陪同前来,这样往往对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的现象。与此同时,离休干部在“管养结合”机构中活动,以点带面,可极大地方便原管理单位对服务对象的沟通和跟踪服务。

    3、利用资源,发挥特长

    “管养结合”机构可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管理单位的活动设施及活动机构,如兴趣小组活动场所等,从而更好的满足老干部的精神文化交流的需求。如我们服务中心的乒乓、斯诺克、麻将、棋牌、报刊阅览、各健身器械和场地,以及歌咏、书画、太极、卡拉OK、舞蹈等兴趣小组的活动,还有定期举行的各种沙龙、形势报告会、义诊,都将会吸引广大老干部入住“管养结合”机构后得以享受。

    4、创造效益,更好服务

    “管养结合”机构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其开办门槛高,主要是投入大、管理难、专业服务人员难觅。目前苏州利用市场化手段兴办了各种养老公寓、护理院,收费颇贵但一床难求,可见效益都不错。作为老干部管理服务机构组织主办的“管养结合”机构,特定人员入院应不成问题,同时如在政策补贴、床位收入、餐饮伙食、医药服务、小卖品部、社会捐赠等方面提高收入增长点的话,效益应是非常可观。

    总之,“管养结合”老干部机构,应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经营思路,通过严格的管理,贴心的服务,通过将其盈利收入,投入到以后的管理服务中去,必将会吸引更多的老干部参与其中,必将会为老干部提供更大的实惠,必将会创造出更好的“管养结合”养老氛围。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成峰)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