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徐戎舟子:从文化养老阵地上发出的冲锋号声——文化养老工作的思考
【发布日期: 2015/12/21 】【来源: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阅读次数: 6921 】【关闭窗口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全面”两字体现了物质养老、精神养老的工作目标。“文化养老”使老年人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身心更加健康,相对于“物质养老”或“待遇养老”,它是一种具有高境界、高品位的养老方式,涵盖了“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基本内容,同时更是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基本途径。本文根据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工作实际和特点,就如何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工作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一、中心老干部文化养老的实践与现状

    近两年来,中心以文化理念为指引,以落实老干部“文化待遇”为抓手,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拓展文化活动空间,满足老干部精神文化需求,有效促进了老干部文化养老工作。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文化养老平台。中心四楼老干部活动室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设有棋牌室、电视室、书画室、茶室、健身房、桌球室、电脑房、乒乓室,另设有图书室、阅览室、阅文室等,是老干部活动的主阵地,配备象棋、麻将牌、扑克牌等活动器材,征订了《苏州日报》、《人民日报》、《中国老年报》、《南风窗》、《人物周刊》等报刊杂志,购置各类图书3000余册。中心高度重视活动室阵地建设,实行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配有一名工作人员专门管理的管理体系,形成上下联动、运转有序的格局。根据各活动项目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形成各项活动规章制度,有力推进活动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经调查,2014年有10862人次参与活动室各项活动。

    2、推进社团组织建设,培育积极的文化认知。中心是老干部文化养老的重要场所,更是传播老年文化的重要基地。2014年,中心31个老干部党支部共组织支部活动174次。内容涵盖集中学习讨论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召开支委会讨论支部工作,组织以支部为单位的参观考察活动等;以及落实中心党委评选“支部健康老人”、推荐“偕老楷模”、拍摄“晚霞生辉·活力九十”照片等各项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组织学习,各支部购买《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政府工作报告》等学习资料,引导老干部思想常新,使其思想和行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心致力于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机会,使其活得更有尊严、更有意义、更加幸福。每年开展爱心助学结对活动,顺应老干部回馈社会、贡献正能量的心理需求。

    3、注重活动品牌建设,满足多样文化需求。中心每年定期举办老干部象棋、麻将、斯诺克、乒乓球、80分等各类比赛,积极组织老干部参加全市老干部桥牌赛、斯诺克比赛等,每年秋季举办老干部趣味运动会;成立卡拉OK、摄影、太极拳等兴趣小组,进一步充实老干部的精神世界,丰富老干部的娱乐文化生活;开展健康沙龙,引导老干部学习科学养生知识,交流养生经验;每年组织老干部参观工农业生产建设,引领老干部在愉悦身心之余体味新时代新变化,从而更加拥护党的领导,紧跟党的步伐;每年举办形势报告会、党支部书记座谈会、情况通报会,满足老干部政治学习需求;每年定期开展征文活动,邀请老干部直抒胸臆撰写各类文章,展示其朝气勃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中心老干部文化养老面临的难点与问题

     文化养老是一项新兴事业,虽然中心在具体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与广大老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迫切愿望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养老载体有待提升。随着“双高期”到来,活动参与率直线下降。中心现有21个离休党支部,离休干部438人,平均年龄87.23岁,常年不参加活动的有167人,占38.13%,个别支部长期参加活动的人数稳定在10人以下。10个退休党支部,退休干部592人,平均年龄73.6岁,常年不参加活动的126人,占21.28%。由于中心老干部大多数处于高龄、高发病期,有的足不出户,有的长期住院。健康因素制约老干部强烈要求参与支部活动的主观意愿,28.45%的老干部不能正常过组织生活,这部分老干部在与组织沟通交流上存在滞后现象,思想观念跟不上新时期发展要求;参与支部组织活动人员递减,也容易造成支部活动场面冷清、氛围不浓、形式单一的问题,严重影响组织生活质量,降低老干部参加支部活动的热情,甚至会影响到老干部党支部的建设。目前拓展文化养老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推进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活动内容还不是很丰富,活动开展还存在重复性、单调性等特点,很难使老干部内心喜欢、乐意参加。

    2、文化养老投入有待增加。中心活动室于2004年建立,多数设施仍然是创立之初所购置,沿用至今已陈旧老化;各类设施形式齐全,功能已不完备。电脑房配备14台电脑,8台不能正常启动,余下的6台仅能勉强开机。图书室里图书泛黄陈旧,斯诺克球杆耗损严重,棋牌室桌椅多有坏损。2014年,阅文室、书画室使用人次为0,茶室、电视室使用人次不满百,健身房使用人次为143(均为按摩椅使用次数),棋牌室使用人次2349,阅览室使用人次1274,乒乓室使用人次1231,电脑室使用人次267,桌球房使用人次1159。这表明活动室整体规划、资源配置合理性存疑。经调查,棋牌室、乒乓室、桌球房、阅览室使用率较高,阅文室、电视室、书画室未能充分合理利用,有鸡肋之嫌。电脑房所有电脑均为“大屁股”显示器时代的主机,已不能提供顺畅的网页浏览、学习功能,丧失为老干部查看国内外时事政治、经济发展动态及医疗保健等信息提供便利的平台作用,远远不能满足老干部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的迫切需求。

    3、文化养老活动有待创新。随着离休干部进入“双高期”,各类文体比赛参加人数呈递减趋势,参加者中老面孔居多,极少有新鲜血液加入。活动范围也在逐步缩小,出于安全考虑,在乒乓球比赛等较为剧烈的运动中,离休干部上场的次数近年来急剧减少,趣味运动会离休组项目设置根据离休干部身体条件变化同步更改。退休干部年纪较轻,身体素质、体力比离休干部好,现为中心各项活动的主力军。对活动的新要求和期待值也较高,单一的活动形式难以满足其需求,如传统座谈式健康沙龙活动吸引力降低,参与人数逐次减少。参加活动人员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参加活动者兴趣爱好的转变,这必然导致活动组织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近两年来,中心老干部摄影兴趣小组、卡拉OK兴趣小组便是以丰富活动内容形式来适应发展需求为目的而陆续成立的。目前亟需借鉴成功经验,顺应形势,以点带面加大创新力度,释放老干部参加活动新活力、新热情。

    三、新形势下文化养老的几点建议

    衣食足而文化兴,今天的老干部对精神文化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广大老干部也不仅仅是到公园散步、健身,在家中养花种草,围绕着小家和晚辈转,而是与时俱进,重新走进社会,寻求自身价值。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探索老干部党支部活动方式新途径,让活动生机盎然。从组织形式上,依据老干部居住分布,加强与社区联系,充分依托、利用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建立有社区特色的老干部临时党支部,就近组织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参加组织生活。合并人数少、出勤率低的老干部党支部,积极创造条件,将依然有凝聚力、战斗力的老干部集中在一起活动,增强支部活力,提高感染力和吸引力。从活动形式上,针对老干部处于高龄、高发病期的实际,重视及时走访制度,对长期因病卧床、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加大送学上门力度,把相关学习资料及时送到其手里,并进行适当讲解、辅导,真正使老干部们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方针政策、路线规划,增强学习自觉性,与党中央同心同德、保持高度一致。改变读书、看报等传统学习方式,鼓励老干部谈体会、提建议,建言献策发挥正能量,使其感受到“被需要”,激发老干部参与支部活动的积极性,积极开拓出支部活动的新途径。

    2、加大活动室资源整合的力度,让旧貌换新颜。充分认识到加强活动室主阵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活动条件,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淘汰损坏、落后设备、设施(如更换电脑、桌椅,购买能促进老干部更新知识、强化政治思想素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书籍等),改变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的现状,改善文化养老环境。利用现有闲置资源积极拓展文化养老新领域,定期在茶室举行老干部茶话会,邀请老干部聊体会、谈感想,筹建老干部书画、阅读兴趣小组,搭建老干部展示风采、交流思想的平台。开办健身班,定期邀请健身教练普及科学健康知识,组织老干部集中观看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直播,使老干部保持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积极状态。提高活动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活动室工作繁琐、具体,需要加强学习,提升组织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创新服务,切实提升工作满意度。

    3、谋划老干部活动的新举措,让老干部焕发青春。根据“双高期”特点,探索开辟离休干部参与活动新途径。随着离休干部平均年龄逐年增长,足不出户、卧床不起的情况越来越多,参与集体活动的人员将不断减少。要适时调整离休干部活动项目设置和活动方式,将偏重于技巧性的活动逐步转变为偏重专业性,多开展下棋、书画、摄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老干部身心健康,增加生活乐趣,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把握时代脉搏,拓展文化养老内涵,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老干部需求,努力把传统活动与创新形式有机结合。在日常活动的基础上,增加比赛切磋次数,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提高活动参与率。进一步搞活兴趣小组活动,定期进行小型比赛,并提供适当的奖品激励。积极引导老干部融入群体,搭建老有所为、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让他们焕发青春、青春常在。

    4、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让文化养老蒸蒸日上。中心的各项服务工作都传递着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温暖,具有窗口与桥梁作用,因此,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能,显得十分重要。定期举办老干部政策待遇培训课,提高业务能力,强化业务技能,并进行测试考核,使每位工作人员都成为老干部工作战线上的行家里手。强化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加强道德建设培养,打造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员工队伍。针对工作人员能力层次特点和工作需求,分批组织工作人员外出参加计算机、摄影等培训班,不断提升中心老干部工作者文化素养,提高担当组织老干部文化养老重任的能力,树立文化养老新理念,不断为文化养老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老干部们提供更多的优质文化服务,在中心实现“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文化养老的梦想。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徐戎舟子)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