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革,特别是老龄化程度日益提高,老干部精神养老需求凸显。近年来,我们在满足老干部精神养老需求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不断提高老干部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一、现状扫描:老干部精神养老效应凸显,取得丰富成果
进入新世纪,尤其自2008年创元和工投两大公司合并后,成立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以来,中心以规范管理为抓手,以内强素质为基础,充分发挥良好的活动环境,优越的区位条件,依靠市委老干部局和集团党委正确领导等综合优势,扎实推进老干部工作,在高平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
1、老干部活动平台稳定有序。截至2015年6月底,中心有离休干部 438人,县处级退休干部77人,一般退休干部515人,有离休干部党支部21个,退休干部党支部10个。中心为老干部开设了图书阅览室、阅文室、棋牌室、乒乓室、音乐室、健身房、台球房、电脑房、舞蹈房以及7个党支部活动会议室等。老干部活动内容精彩纷呈。一是以学习教育为主线,组织听取形势报告、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向老干部通报情况、外出参观等活动;二是以娱乐活动为载体,组织象棋、扑克、桥牌、歌唱、舞蹈、摄影等兴趣小组日常活动;三是以增长知识为抓手,举办老年医疗保健讲座、书法绘画、花卉艺术展览、棋牌知识、电脑操作等培训活动;四是以延年益寿为目的,组织老干部开展健身拳操、球类运动、器械锻炼等活动;五是以思想展示为延伸,组织老干部开展理论学习,每年开展征文活动。并将征文编印成册。通过开展融思想、知识、娱乐、健身和公益等系列活动,基本满足了老干部精神养老需求。在组织开展活动中,坚持“五个结合”,即政治性活动与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活动相结合;日常活动与大型活动相结合;自娱自乐与友谊比赛相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相结合;组织活动与发挥作用相结合,使活动形式贴近实际,增强了对老干部的吸引力。中心举办的“老干部幸福生活图片展”列为省委老干部局十八大以来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案例。
2、老干部党支部工作效应凸显。党支部根据老干部关心政治、注重学习的特点,积极为老干部提供学习资料。组织老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每次组织学习,支委学习在前,交流在前,统一思想,在支部学习讨论会上,围绕主题带头发言,提高了学习效果,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支部经常召开支委会,商讨支部创新活动方式和制定学习计划。党支部以加强支部建设、发挥作用为活动主题,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争当优秀党员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创建“五好”党支部,争当优秀党员活动。支委成员积极参加情况通报会、时政报告会,并及时在支部传达贯彻。在保持经常学习交流的基础上,支委积极执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更新科学发展理论知识,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支部热情鼓励老干部参与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各项活动,党支部一班人搞好组织发动工作,积极组织老干部参加中心的参观、征文、文艺汇演、图片展、爱心助学等活动。在中心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党支部积极发挥作用,支委创先争优,走在前列。为提高支部活动的吸引力,支部采取邀请家属一起参加活动,进一步增强支部与老干部的联系。党支部经常关心老干部的思想、生活、健康情况,支委热情参与上门慰问、医院探望等活动,把支部的关怀落到实处,使老干部切身感受到一个坚强的党支部就在身边。2014年中心离休14支部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老干部个性化服务稳步推进。经过多年实践,个性化服务取得一些成效。一是单位发挥指导作用。每个老干部工作人员倾注关爱,满足老干部“情感归属”需求。通过认真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使老干部感受到组织关怀和“家”的温暖。二是听取建议、适当宣传,满足老干部“尊重”需求。注重倾听和采纳老干部合理建议,实现待遇落实与老干部心理预期相吻合。积极宣传老干部先进事迹,营造老干部是宝贵财富的舆论氛围,增强他们荣誉感和自豪感。三是创新学习方式,满足老干部“求知”需求。外请人员,举办专题报告会和讲座;组织有特长老干部开展“老干部沙龙”活动,实现老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每年开展各类图片展,把老干部的学习、兴趣爱好、快乐生活展示出来,营造老干部健康老年生活氛围;对身体不好,不能参加集体学习的,组织送学上门,满足其求知需求。四是发挥家庭重要作用。家庭成员是老干部精神的牵挂,是情感的归属。在为老干部服务工作中,我们发现,有95%以上的老干部愿意与子女或老伴一同生活。由此看来,家庭成员在满足老干部“精神享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日常走访中,加强与家庭成员沟通,要求家庭成员应多增加与老干部相处时间,相互多沟通,多给予他们慰藉,一起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这对老干部精神上的满足是巨大的。对老干部遇到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婚姻矛盾、思想心理问题等,做到及时介入、耐心调解、人性化服务,及时化解矛盾,让老干部舒心、省心、开心。近年来,个性化服务已成为老干部服务工作的重点。
二、困境挑战:老干部精神养老难度加大,面临严峻考验
老干部精神养老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养老体制的大背景。当前,面对老干部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在不断细化服务、不断加强管理的同时,也面临严峻考验,受到诸多影响和制约。
1、老干部精神享受得不到完全满足。虽然老干部精神养老实现方式多样,但在现实中又受到种种制约。如高龄、空巢老干部,他们有的子女不在身边,有的不能得到很好照顾,家庭精神养老作用正在弱化。不可否认,单位的关怀、照顾以及丰富活动的开展,对于满足老干部“精神享受”有重要作用。但对于高龄、体弱、行动困难、不能参加活动的老干部,单位往往受到经费、人员的限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单位与社区联系为老干部服务方面也存在制度保障、工作不能到位等问题。近年来,政府加大养老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但对老年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速度还不够快,精神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强。
2、老干部精神追求缺乏动力和平台。从老干部自身来看,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很多老干部习惯了对组织的依赖,在处理各类问题上缺乏积极主动性;有些老干部自认为思想跟不上形势、知识跟不上时代,难以融入现代文明,有自卑心理;还有些老干部由于家庭和身体原因,缺少“精神追求”的动力和热情。从外界角度分析,社会上对老年财富的认识不到位,相应的服务方式、作用发挥机制、评价体系、政策及配套设施远远不够,未能搭建起老干部实现“精神追求”的载体和平台。
3、老干部精神养老重视程度下降。专职的老干部工作队伍,特别是“三心”服务,是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法宝。近年来,随着老干部工作人员的新老交替,部分同志对老干部精神养老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有的同志面对困难和矛盾缺乏经验、缺少方法,有的同志对老干部服务理念弱化。
三、建言献策:老干部精神养老突破重点,力求能力提升
推进老干部精神养老水平实现提升,必须坚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必须坚持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必须坚持发挥优势、突破难点。从老干部工作实际出发,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
1、提高认识,加大老干部精神养老工作力度。强化政治意识。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经济和政治的战略高度,把开展老干部精神养老工作纳入老干部工作全局,上下联动、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要突破以往一般的组织与服务模式,向个性化服务与多层次合作方向发展。一是要建章立制,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良好氛围。 开展适宜老年人的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全社会尊老、助老的良好风气。二是要加强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源参与老干部精神养老。政府牵头,建立老干工作部门、单位、老龄委、社区、老年大学、老年社团、文化团体的协调工作机制,为老干部活动、学习搭建更为广阔平台。将老干部精神养老经费列入预算,加大老年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入,同时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源进入,适当引入市场化运作手段。三是要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在社区尝试打破单位、行业界限,设立老干部自助服务机构,加大对老干部活动的组织引导。在社区建立老干部精神养老信息档案,记录老干部的基本情况、特长、兴趣爱好等信息,以便于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
2、创造条件,搭建老干部精神追求实现平台。创新载体,丰富内涵。要针对老干部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重点围绕建立好学习教育、健身娱乐、人际交往、才艺展示、医疗服务、发挥作用等平台,广泛开展科学文明、健康向上、愉悦身心的文化娱乐活动,拓宽老干部精神养老的渠道与载体,丰富老干部精神养老内容。要借助现代手段,以多媒体、高科技等形式组织学习教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引导更高品味和更高质量的文化追求。要发挥好老干部文体团队的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策划出更新颖、更具时代感,又适合老同志的活动形式,组织老干部文体团队“走出去、请进来”,促进老有所为和传统文化的展示及先进文化的传播。要针对老干部诉求差异和多元化、个体化问题,改变以往集中、大型、固定的活动模式,更加突出个性化和多元化,活跃和满足老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与文化、宣传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借助企业文化和社会资源,培育活动特色项目和品牌,增强老干部精神养老的情趣和积极性。要根据个性化需求和老干部意愿,积极帮助他们拓展发挥余热的空间,积极倡导和支持老干部广泛开展自助互助活动,探索实现“老有所为”的新形式等。要加速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老干部精神养老环境。发挥老干部部门在依法管理、完善规范、发展服务方面的职能,进一步细化服务内容;不断优化老干部居家养老、社保医疗、心理辅导等生活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服务措施。
3、增强动力,注重老干部精神养老探索实践。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底线要求,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组织引导老干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老干部党支部活动要突出教育、快乐、健康主题,与“养、为、学、乐”结合起来;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引导老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保持革命本色,发扬优良传统,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加大精神赡养的力度。准确把握老干部思想状况变化规律,科学分析老干部的生理、心理特征,主动地与老干部沟通,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引导,做好解疑释惑、心理疏导工作。关心老干部疾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体察情绪、掌握脉搏,化解矛盾、稳定思想,使解决实际困难与解决精神需求相结合,达到精神赡养的目的。三是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从老干部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工作、学习、安全等最需要的地方做起,让老干部看到作风转变带来的变化。开展 “争一流、争先进、争优秀,比作风、比素质、比奉献”活动,克服畏难情绪和拖沓作风,强化工作的主动性、责任性,激发为老干部服务的内在动力。(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金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