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杨玉英:在继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浅谈老干部工作创新的认识与思考
【发布日期: 2015/1/4 】【来源: 创投离退休中心 】【阅读次数: 6080 】【关闭窗口

    对于创新我们可以作诸多分析评论。但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思考,创新有两层含义:含义之一,从无到有,即把原来没有的东西分明出来,这是创新。含义之二,新的排列组合,即把多个事物通过一定的手段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使用价值,这也是创新。应该说老干部工作的创新,是一种新的排列组合,因为它的创新必须与党的要求和任务融汇相承,必须与工作大局和中心紧密相连,必须与老干部的需要与诉求紧密联系。
    每年的年终岁末,我们服务中心在总结一年工作、谋划新年工作目标时,都要在中层干部以及全体员工中广泛征求新年工作的创新点,力求一年一亮点,从而使服务中心的老干部工作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笔者结合服务中心的一些做法,对老干部工作的创新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 老干部工作创新的途径
    1、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我们服务中心组建至今已有十个年头,老干部工作在摸索和进程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比如,老干部各项政治待遇的有效落实、五必访制度的长效执行和围绕老干部身心健康开展的系列活动等等,这些经验,是老干部工作的宝贵财富,现在乃至今后对老干部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在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老干部工作遇到的问题前所未有,如果我们单从传统意义上去认识老干部工作,以老做法开展老干部工作,容易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被动局面。所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继承与创新的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老干部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挖掘和继承传统工作的精华,认真甄别和借鉴一切成功的做法,科学分析老干部工作的发展形势,精心谋划老干部工作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工作水平。
    2、在创新的前提下发展
    老干部工作从其具体工作环节和过程上看,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和程序性。每个工作环节都依照各自程序进行,既保证了工作秩序,又提高了工作质量。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老干部工作的一些具体环节和程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发展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加以创新。比如,我们服务中心目前支部设置是条线管理,落实到人。随着老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老干部的生理机能日趋老化,身患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人数不断增多。尽管如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渴望参加组织活动,有的老干部甚至带病仍坚持两个月一次的组织生活。怎么样在不改变现有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创新老干部党支部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笔者认为:可以借助街道社区力量,依托社区这个平台,利用社区场所,采用“流动支部进社区”的方式,召集同一社区或同一新村老干部就近学习、定期活动。实现条块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既注重集中指导,又充分考虑个性需求,从而更有效地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
    二、 老干部工作创新的方法
    1、创新思维解难题
    我们服务中心离休19、20、21三个支部,现有63位离休老干部,平均年龄86.5,最大96岁,最小的82岁。其中丧偶的22人。在这22位丧偶的老干部中,与子女住在一起生活的10人;有保姆陪伴的4人;不与子女住在一起,但由子女照料生活的6人;子女在国外没有人照料生活的2人。无疑这些老同志更加需要子女的照料、组织的关心。作为老干部工作者,除了特别关心这部分老同志身体状况外,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尽早走出丧偶的阴影,早日融入社会。笔者在《银潮》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颇受启发。针对独居老人,它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即“搭火养老”。文章说:瑞士老人时兴搭火养老,就是几个志同道合的独居老人或者是空巢老人,合租一套房子,也可住到一个独居老人家里,组建一个共同的家。可各自为“炊”,也可集体行事。平时没事时,大伙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下下棋,要是谁头疼脑热的,大伙则像一家人似的相互照应。而且活动自由,比如要去走亲戚了,儿女回来要回家住几天了等等,只要相互打个招呼就行了,不受多少“规矩”约束,子女在外也多了一层放心,自然也能减轻国家、社会的一些负担。试想,这个“搭火养老”的模式如果能在我们这些老同志创建并推广,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养老举措,我们应该牵线搭桥、尝试并适时推广。
    2、创新方法讲成效
    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要注重培养老干部的“娱乐养老”、“文化养老”新理念,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宣传引导,让老干部更多地“走出来、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更新知识、愉悦精神,结交朋友,缓解孤独,锻炼身体、促进健康。
    我们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先后组建了舞蹈、合唱、摄影、太极拳、乒乓球、麻将等十个由老干部参与的兴趣小组。各兴趣小组活动有计划、有制度,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服务中心近两年举行的庆“七一”文艺汇演中,舞蹈、合唱、太极拳等兴趣小组的老干部大显身手,把平时训练的内容,精心加工,形成高质量的节目,在文艺汇演时呈现给大家,受到了一致的好评。新成立的摄影兴趣小组在今年庆“七一”文艺汇演中,同样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小组成员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一个个精彩的场景,为服务中心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由此可见,各类兴趣小组的建立,将是走近“娱乐养老”、“文化养老”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兴趣小组就是定期把有同样兴趣爱好的老同志,组成圈子,发起活动,让老同志用自己的爱好,充分发挥作用,真正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用。依据我们服务中心老干部的特点,建议在原有基础上还可以新建多个兴趣小组。比如:广场舞、卡拉OK、表演唱、饮食料理、书法书画、种花养花、健康之友等等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潜能很大,因为它是由兴趣爱好一致的老同志自愿组成的圈子,不容易走过场,可持续性强,而且还能及时充分发挥作用。比如:每年的“七一”文艺汇演,按照现行模式是以支部为单位,大多数表演形式是大合唱,节目形式比较单一,在老同志进入双高期后,诸如排练大合唱等规模大、耗时长的表演形式已经不切实际了,此时,兴趣小组就能发挥作用了,可以把一年一度的庆“七一”文艺汇演,当成兴趣小组一年一度的汇报演出。让老同志把一年来在兴趣小组学习到的、掌握到的给大家展示出来。总之,建立兴趣小组、发展兴趣小组是创新老干部工作过程中值得尝试,并将取得成效的一个方法。
    3、创新手段强服务
    老干部年龄不同,生活状况不同,在居家养老、看病就医、生活保障等方面有不少困难,在城市改造住房拆迁上有诉求,在债务处理、财产分配、婚姻关系、子女教育上有许多难言之隐。以我们服务中心离休19支部、20支部、21支部为例,今年就有7位老同志因财产分配、债务处理、邻居违章搭建、遗嘱公证等问题寻求法律援助,他们想通过咨询律师厘清问题的要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过程中,老同志首先碰到为难的事,就是找律师难,甚至不知道怎么找律师。虽然市委老干部局有法律咨询团,但这个咨询团没有常设机构,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有效解决这个难题,笔者认为:可以利用社会资源,聘请法律志愿者进中心,实时实地为我们的老干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法律志愿者的对象可以是法律战线退居下来的老同志,也可以是大专院校的法律系学生,特别是大专院校的法律系学生,年轻富有挑战性,他们在做咨询服务的同时,可以获得案例,增加实战能力,两全其美、何乐不为。把事关老干部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把影响老干部队伍稳定的突出矛盾化解好,为此,老干部工作者更加需要克服“难”的干扰,增强“干”的意识,提高“为”的能力,适应“变”的要求,创新手段强服务,使老干部工作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三、老干部工作创新任重道远
    1、拓展思维、与时俱进
    新形势对老干部工作赋予了新要求和新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老干部工作者以创优的志气、创新的锐气去研究和开展老干部工作。真正意义的创新,不是凭空臆断,盲目蛮干,它是人们创造性的思维与实践。因此,创新老干部工作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做到实践不忘“本”,创新不伤“根”。要善于探索,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要有利于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发展,只要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老干部,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干。为此,我们服务老干部应当在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式服务上做文章,着眼于活动与老干部工作的融入融合,推进“文化养老”,落实“孝心服务”,建设“温馨之家”,努力为老干部推出更多更优的服务。
    2、增强意识、提升服务
    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老干部需要为其提供个性化亲情化服务,要提供这些服务必须有一支“全能型”的管理员队伍,这支队伍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综合协调能力,为做好老干部工作夯实基础。老干部工作者要逐步淡化“管理员”身份意识,有效强化“服务员”身份意识,通过主动服务、精细服务、高效服务实现优良服务,做到大处见管理,细处见服务,服务与管理并重。真正做到“恪守敬老之责,善谋为老之策,多办便老之事”。
    习近平指出:“认真研究老干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探索创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设置方式、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做到组织覆盖、班子健全、制度完善、活动经常。要创新关怀、帮扶困难离退休干部机制,及时解决老同志最紧迫、最直接和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为他们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要勇于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逐步形成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套路,推动老干部工作登台阶、上水平。

                     (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杨玉英)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