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我们实施了台帐工作法,工作人员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做好《管理员工作台帐》、《老干部参加活动台帐》、《党支部活动台帐》、《实物发放台帐》,为进一步细化服务、改进服务,创新创优老干部工作积累资料。
本文就台帐中涉及的离休干部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新形势下离休干部参加活动的建议。
一、最近两年离休干部参加活动的情况
1、党支部活动次数
中心建有23个离休党支部。2011年,23个党支部共开展活动115次,平均一个支部5次。2012年,23个党支部共开展活动124次,平均一个支部5.4次。表一统计了各支部每年活动的次数情况。

2、支部活动人数
2011年,中心离休干部527人,2012年,中心离休干部499人。表二统计了老干部参加党支部活动的人数情况。

3、支部活动出席率
2011年,支部活动平均出席率58.50%,活动出席率最高支部78.00%,最低支部36.11%。2012年,支部活动平均出席率63.30%,活动出席率最高支部78.00%,最低支部39.17%。表三统计了支部活动出席率分布情况。

4、参与中心其他活动情况
老干部除了正常参加支部活动处,每过一个阶段,中心都会组织相应的活动,让老干部参与其中,尽享晚年快乐时光。表四统计了老干部参加其他活动情况。

二、离休干部参加活动的情况分析
1、参加党支部活动呈现两增两降现象
党支部开展活动次数增加了。2012年比2011年增加了9次,平均一个支部增加了0.4次。从表一看,支部活动次数6次以上的2012年比2011年增加了4个支部,达到5个支部。但是,支部活动参与人数下降了。从表二看,参加支部活动的人数从384人降到348人,其中全勤人数从201人降到194人。
党支部活动平均出席率增加了。2012年比2011年增加了4.8个百分点,其中最低出席率增加了3.06个百分点。但是,支部活动出席率超过50%以上的支部数降下来了。从表三看, 2012年比2011年减少了两个支部。
2、参与其他活动能力下降
从表四看,2012年和2011年数据对比,参观工农业生产减少23人,参加趣味运动会减少17人,听取健康讲座减少21人,参加兴趣小组和兴趣比赛减少41人,参加文艺汇演减少34人,上老年大学减少3人。
如果考虑因自然规律造成的人数减少这一因素,应当参与其他活动的人数相应减少,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参观工农业生产、参加趣味运动会、听取健康讲座、上老年大学的人数仅是稍有下降,仅仅是参加兴趣小组和兴趣比赛以及文艺汇演的人数呈下降趋势。
3、分析意见
一是老干部组织观念强,参加支部活动自觉性高,只要身体允许,他们都积极参加组织生活。有20%左右的老干部是家属子女(或保姆)陪同参加的,个别的是住着轮椅进会场的,不参加支部活动的老干部都向支部请了假。
二是老干部普遍进入高龄、高发病期,有近40%的老干部不能正常参加支部活动,这个比例今后还会逐步提高。这部分老干部中,一部分是曾经患过重病,现在已处于康复期,不宜出门劳累;一部分是年龄大,记忆力下降,子女工作忙,没人陪护,出门安全无保障。
三是老干部比较适应参与性强、活动量小、趣味性浓的活动。这些活动含有知识性、技巧性和竞技性,通过主动参与,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集体性项目的活动,老干部热情比较高,既参与活动接受教育,又加强联系密切关系,尤其是老朋友相见,十分开心。
三、离休干部参加活动的设想
1、支部活动始终要抓好
一是支部活动也要量力而行,重点放在活动的效果上。原则上一年之间不增加支部活动的次数。同时,支部活动的内容要作精心准备,一定要联系支部实际。并且,支部活动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个半小时以内。
二是鼓励老干部就近参加所在社区党员活动,鼓励老干部家属和子女参与支部学习。老干部进社区,家属子女进支部,既扩大了影响面,又加大了教育面,并减少了老干部参加活动的不安全因素。
三是创新支部服务和管理,加强支部助理员工作。建立中心领导和工作人员联系老干部党支部制度。了解老干部党支部活动情况,了解老干部的情况,及时处理支部工作中的难点和疑点。
2、其他活动一定要丰富
一是主题要鲜明,让老干部印象深刻。活动要紧贴当前形势,联系重点工作,指导面上工作。例如,开展“快乐生活”大讨论,举办“中国梦·我的梦”座谈会。活动的主题突出,紧密联系老干部的所思所想,对党支部开展支部活动也有启示作用。所以,老干部一接受到活动信息,就知道如何参与。带来的是活动效果好,老干部参与热情高。
二是形式宜多样,让老干部主动适应。在活动的设计时,要统筹谋划学习教育、保健养生、展览演出等各项活动;在活动的参与上,要充分考虑个人参与还是团队参与等情况。同时,还要从活动的秩序、现场的创意性和目的性是否达标,老干部的反映和评价,以及活动本身及活动前后的整合传播效果,检查活动的效果。
三是参与可灵活,让老干部自主选择。活动要尽可能地满足老干部的需求,特别是参观工农业生产、情况通报会和时政报告会。活动要在满足老干部精神心理需求、兴趣爱好和老年生理特点上下功夫。根据不同人员不同爱好的特点,每年确定几个项目。既可以涉及到面,又可以顾及到点;活动人数既可以多,也可以少。
3、改革管理机制与活动模式
一是工作重心转移,及早谋划2-3年,甚至5年的工作。重点放在改变服务管理模式上,可以根据老干部居住地和身体状况逐步调整支部设置,按居住区域设立支部,按能否参加支部活动建立支部。对长期不能参加支部活动的老干部,实施集约管理,落实好两项待遇。以此,满足老干部年龄渐大的实际情况。
二是改进支部活动方式,创新支部工作。采用解读、问答或者讨论的方式组织学习活动,举办党课或培训班开展思想教育,利用互联网、局域网、短信群发功能等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宣传活动。宣传贯彻注重时效,支部活动讲究实效。通过开展支部间的联谊活动,开设流动党校等方式,探索老干部党员活动的新模式。
三是适应形势变化,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以抓好党支部正常活动为前提,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倡从老干部中来,到老干部中去的工作作风,使各项活动顺应形势的变化。在具体工作中,从老干部来中心逐步到工作人员走进老干部家中,让老干部感到一直在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