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缪华:固本强基 政社互动 提升服务 ——浅谈老干部居家养老工作
【发布日期: 2013/11/21 】【来源: 姑苏区 】【阅读次数: 6192 】【关闭窗口

 

随着时间的流逝,姑苏区老干部平均年龄已经达到85岁,走不远、难出门、出不了门的现象明显增多,高龄、高发病问题日趋突出;而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政府职能转型和社会管理格局转变的步伐逐步加快,社会公益组织迅速发展,如何巩固当前的居家养老模式、联动社会养老公益组织参与、发展老干部系统养老服务业来提升老干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我们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

一、崇尚亲情养老,奠定老干部居家养老基石

老干部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既是不平凡的群体,也是社会普通老人,亲情养老同样是老干部内心衡量幸福指数的标准,亲情养老虽然受家庭因素影响和社会孝老文化的熏陶有着重要关系,但老干部工作部门的积极引导与培育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是积极开展“孝亲敬老”教育,培育家庭孝老文化。坚持每年邀请专家组织老干部子女开展孝亲敬老精神培育活动,大力推行《新24孝行动标准》,晚辈们孝敬父母长辈,尽一片孝心,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华夏五千年的孝亲敬老美德,夯实亲老、敬老的思想基础。

二是针对老干部群体组织陪护技能培训,提高家庭陪护的能力。在季节转换、老年常见病例多发季节,组织老干部子女参加老干部常见病预防与护理培训,提高健康护理的能力;开展老干部营养学,提高子女为老干部“合理膳食、平衡健康”的能力;开展老干部心理知识培训,提高心理健康引导维护和干预心理疾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老干部居家养老的科学性和幸福指数,打牢帮老、为老的技能基础。

三是开展老干部优秀子女典型评选与激励,传递老干部优秀子女的正能量。开展“感动父母”实践活动和“十佳老干部优秀子女”评选活动,适时给予表彰,增强工作的持续性;借助公共媒体和老干部简报,定期对老干部子女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向社会传递“孝亲敬老”的正能量,奠定政社互动、定社互动环境基础。

二、加强政社互动,构筑就近服务老干部平台

随着老干部“双高期”现象日趋突出,老干部不出门、出不了远门的现象日益明显,社区逐步成为老干部活动的主要场所,逐步成为帮助老干部在生活上排忧解难的重要平台。因此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加强与街道、社区的联系,积极支持社区服务老干部工作方面的硬件、软件建设,实现老干部就近参加学习、就近参加活动、就近得到照顾、就近发挥作用。

一是合力推进服务老干部示范社区建设。服务老干部示范社区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和改善老干部居家养老工作的重要举措,使老干部得到“四就近”服务,受到老干部的欢迎。随着政社联动的不断深入,政府各部门在完善社区功能方面的联系也将不断增强,因此老干部工作部门也必须加强与各部门、各街道和社区的联动,进一步整合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党建、卫生服务、活动室等资源,提高创建服务示范社区的水平,提高服务老干部的质量,确实使广大老干部在创建示范社区活动中受益。

二是帮助社区建立老干部工作制度。从目前社区功能统计来看,每个社区担负着72个条线工作,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少数社区甚至是认认真真做台帐、稀里糊涂搞服务。因此,老干部工作部门要主动与街道以及社区联系,帮助社区建立老干部工作“五项基本制度”,即社区书记负责制度、走访慰问老干部制度、专职社工培训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和老干部情况报告制度,以制度规范社区服务老干部工作。

三是鼓励老干部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老干部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具有政治优势、经验优势、作风优势,是党和国家宝贵财富,他们在分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果的同时,体现自身优势、发挥积极作用逐渐成为他们的夙愿,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神风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与社区加强联动,实施不间断的联系,在社区转移办公地点、扩建功能性场所、推出新型服务项目时,力所能及的帮助社区解决部分实际困难,完善惠及老干部、社会老人和特定人群的场所、设施,积极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晚霞生辉—老干部走基层”系列活动,开展老干部大讲堂、老干部牵手大学生干部、老干部捐资助学帮困、老干部书画义卖等活动,挖掘老干部二次人才效应。

三、培育服务品牌,提升老干部居家养老质量

随着政府转型的加快,社会管理模式也逐步向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动(简称“三社联动”)转变,在政府和市场的推动下,社会组织注册、批量孵化、形成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这就要求我们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打造老干部系统服务品牌,提高老干部居家养老质量。

一是培育“老干部流动党校”服务品牌,铸就老干部居家养老的精神脊梁。老干部流动党校是居家养老这个主要养老模式下,帮助不方便出门、长期不出门的老干部传阅文件、传递党的关爱、传达党的精神而创建的,通过送学到社区、送学到楼宇、送学到居室、送学到床头,实现100%掌握老干部情况、老干部100%党课听课率、100%服务到位,达到巩固老干部政治信仰、维护老干部心理健康、培养老干部对党的深厚情感的目的,铸就老干部居家养老的思想、心理、情感脊梁。

二是购买“居家乐虚拟养老院”服务,帮助老干部居家养老排忧解难。老干部一方面“双高期”问题突出,另一方面“空巢、独居”现象却在增加,这直接导致缺少照顾的老干部生活困难和质量低下。而居家乐虚拟养老院提供的菜单式服务让这些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老干部工作部门通过向虚拟养老院采购有资质的生活照料服务,帮助老干部解决买菜、烧饭、洗衣、打扫卫生、电话配餐、陪同看病、节日问候等生活中一系列问题,预防突发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三是发展高端养老服务公益组织,为老干部居家养老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真正的公益提供的不是金钱,而是优质服务。近几年来,养老工作得到了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各类养老机构、服务组织应运而生,解决了“量”的问题,但“质”和“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与老干部群体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要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要针对老干部的需求发展适应老干部的高端养老服务公益性组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通过“幸福呼”等公益平台,利用业余时间有组织的到老干部家开展聊天、一对一陪老干部外出活动,解决老干部孤独之苦;建设一套老干部理疗中心,解决老干部心理健康、个人卫生、一般护理等一系列理疗工作;研制一套定位系统,在电子保姆的基础上,研制出老干部随身携带、随时呼叫的应急系统;建立老干部公益基金,为老干部奉献社会、提升优质公益服务提供广阔平台。

居家养老仍然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模式,老干部居家养老模式也将被延续。因此,老干部工作部门既要保持现有服务项目和优势,也要紧跟时代特点和改革潮流,创新老干部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创建服务新平台,实现家庭、社区、社会公益组织对老干部居家养老服务互动的最佳效果。

 

 

                                    作者:姑苏区委老干部局 缪 华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