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蒋震宇:提升对“双高期”离休干部个性化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 2013/9/26 】【来源: 创投离退休中心 】【阅读次数: 4578 】【关闭窗口

 

目前,离休干部已整体进入了高龄期和高发病期,离休干部的个性化需求日趋显现。面对新形势,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方法,优化服务,真正把“双高期”离休干部的个性化服务落到实处,让广大老干部安享幸福晚年,已经成为老干部工作者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在提升离休干部个性化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双高期”离休干部个性化需求的背景

1、进入高龄期。服务中心现有离休干部483人,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78岁,平均年龄已超过85岁。

2、达高发病期。随着离休干部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增多,看病、住院频率增高;参加活动的离休干部在逐年减少,活动参与率降低;由于受衰老和疾病的困扰,出现抑郁、焦虑、急躁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一些精神心理反应增多,导致综合症发病率增高;“空巢”“独居”老人身边没有亲人和缺少亲情的关爱,孤独感指数增高。

3、求助欲增强。离休干部进入高龄期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求助欲望日趋增强,尤其是对组织求助需求增多。部分离休干部由于丧偶重组家庭、子女下岗失业、财产分割等因素,家庭矛盾呈上升趋势,他们期望单位组织帮助协调处理,解决他们的困惑。

二、“双高期”离休干部个性化服务的实践

1、重视服务,提升个性化服务意识

(1)强化工作人员学习培训。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刻领会新时期党中央对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学习、培训、调研活动,研究新情况,掌握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树立个性化服务的责任感,始终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老干部,满腔热情做好老干部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形成一支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的老干部工作者团队。

(2)健全完善服务工作制度。用制度规范个性化服务要求,服务中心在已汇编54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针对老干部中出现的自理能力下降、出行不便的安全问题以及家庭矛盾增多等情况,又新制定了《联系家属(子女)制度》、《离退休支部组织外出活动制度》、《委托保管老干部重要凭证制度》等六项制度,这些工作制度贴近老干部个性化的实际,把握服务重点,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实践意义。

(3)形成信息共享网络服务。准确登录老干部的个人信息情况,把老干部的信息进行内部网络管理。对老干部的健康状况、住址变动、家庭联系人员、电话号码、服务需求等信息变化及时进行更新,做到老干部生活情况动态管理,为老干部个性化服务提供畅通的信息保证。

2、主动服务,掌握个性化服务需求

(1)开展老干部大走访。为了解老干部新时期的个性化需求,服务中心实施大走访活动。由服务中心主任带队,助理员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用6个月时间,走访420名离休干部。通过与老干部促膝谈心,拉拉家常,深入细致了解老干部的身体健康、生活起居、社会活动、个性需要和建议以及子女的基本情况,掌握了老干部个性化需求服务第一手资料。为有的放矢解决老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提供了依据。

(2)采取主动服务方式。做好老干部需求服务主动化,工作人员每月主动与老干部进行联系,从生活上、感情上多与老干部及家属沟通交流。坚持“五必访”制度,每逢春节、高温、生日、生病住院或有需求时,工作人员按时上门走访慰问,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老干部的心坎上,关心掌握老干部生活起居情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需、所盼、所虑,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3)关注独居空巢老人。面临独居空巢老干部增多的现状,开展对独居空巢老干部的生活状况调查。每月上门走访1-2次;召开“携手关爱独居空巢老干部座谈会”;与36个社区主任探讨关爱独居空巢老干部的新方法、新路子;深入社区了解与独居空巢老干部的结对情况。通过沟通,密切了社区与独居空巢老干部的联系,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提供便利。

3、创优服务,加大个性化服务力度

(1)满足精神层面需求。根据老干部对政治、精神、文化、娱乐方面的多种个性需求,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有利于老干部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开展支部活动,组织好参观;每半年召开情况通报会、专题报告会;举行“七一”文艺汇演、征文活动、趣味运动会,举办老干部藏品图片展;开展象棋、斯诺克、麻将、扑克牌、乒乓球等比赛;舞蹈、唱歌、太极拳、棋牌等兴趣小组每月进行活动;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陶冶老干部情操,满足老干部晚年兴趣需求。

(2)满足健康生活需求。加大对老干部健康的关注度。每年安排老干部体检;每季出版《养生保健报》宣传健康知识;每月开展雷允上老中医义诊;不定期举办健康保养知识、老年人膳食平衡知识、解读体检报告讲座;开展“快乐生活”大讨论活动,举办多期健康沙龙。通过各种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帮助老干部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关心健康知识、关注自身健康的良好生活理念。

(3)满足个性服务需要。提升、拓展老干部个性化服务,特别是老干部遇到难题和困难有需求时,及时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如制作“爱心联系卡”,为老干部外出提供方便和不时之需;陪同看病配药、进行精神慰藉;热情帮助老干部化解家庭矛盾、协调财产分割、托管重要凭证、调解租房纠纷、协调邻里关系、联系房屋维修、处理拆迁矛盾、反映呼声要求等问题。通过真诚细致的个性化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老干部感到满意。

三、“双高期”离休干部个性化服务的体会

1、转变个性化服务理念。对于“双高期”老干部个性化需求出现的新情况,要加强关注程度,服务理念应随形势变化而转变。要从常规性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向多层面满足老干部精神需要的转变;要从基础性保障老干部生活待遇向多渠道提供生活服务转变;要从日常性面上管理,向全方位个性化服务的工作转变。在活动形式上,要从“双高期”的角度优先考虑出行安全,逐步实现从远到近,从动到静的转变。这些转变反映了老干部工作的客观要求,我们只有积极主动的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才能更好地按照个性化新要求做好服务。

2、适应个性化服务需要。“双高期”离休干部以居家养老为主,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需求。老干部是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优良传统,同时也有老年人共同存在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我们要掌握具体情况,满足不同需求。对身体健康有活动需求的老干部,要开展适合他们特点的各类活动,让他们在政治理论学习、健康知识讲座、文体活动中满足个人需求,愉悦身心。这对于老干部改善精神和心理状态,提高健康水平,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等都有积极和良好的作用。对体弱多病的老干部要更多的给予关心,密切联系,多做上门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个性化需求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增强个性化服务能力。做好“双高期”的老干部个性化服务,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增强政治素质、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业务能力。把老干部当亲人,用孝心、尽心去关心、照顾、关注他们的生活现状,化解他们精神上生活中的困难和忧虑。真心诚意为老干部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力争让每一位“双高期”老干部都能愉快幸福的安享晚年。

四、提升“双高期”离休干部个性化服务的思考

做好“双高期”老干部个性化服务是老干部工作者在新形势下所要担当的责任。虽然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服务内容和水平与新时期老干部个性化服务要求还有差距,需要作进一步的提升。主要是:一是思想认识仍需提高,有的同志满足现状,认为老干部的“两项待遇”已得到全面落实,老干部个性化服务应该是家庭、子女的事情。二是老干部个性化服务配套制度需进一步完善,要贴近新形势,建立健全一套适合老干部实际,又易于操作的个性化服务制度。三是社会资源共享意识需进一步增强,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共享的作用,就近满足老干部个性化需求的服务。

1、建立个性化服务机制。健全老干部个性化服务长效机制,促进为老干部个性需求服务规范化。把工作人员为老干部个性化服务作为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明确服务职责,落实服务内容,确定服务措施,努力做到老干部个性化服务有实效。

2、完善个性化服务模式。从当前老干部的现状看,要做好个性化服务,须向社会延伸,要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和依托各方面力量,努力构建服务单位、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老干部个性化服务新模式。要把目前的服务单位、社区、家庭这三者处于松散关系转变成为老干部个性化服务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希望借助上级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支持,为老干部创造一个便利、安稳的居家养老的环境。

3、创新个性化服务方法。“双高期”的老干部个性化服务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要深入调研,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的新方法。拓展个性化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细化服务措施,保证服务质量。提升老干部晚年生活幸福指数,想方设法从精神上、物质上、生活上为老干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竭尽全力满足老干部需求,提高老干部个性化服务的科学化水平。

 

 

                             作者: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蒋震宇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