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成立于2003年9月(前身为苏州工投离退休干部管理中心),主要职能是负责市属工业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和原工业主管局、控股(集团)公司和集团本部退休干部的统一服务管理。本文拟总结中心成立以来,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和老干部的需求变化,创新工作,深化服务,与时俱进地推动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情况,旨在进一步创优服务,全面做好老干部工作。 一、创新工作思路 规范服务行为 1.责任化服务,统一管理方式 对老干部实施“集中服务、集中管理”,创新了服务管理模式。中心成立之初,首先是责任化分工。成立管理室,设立管理员岗位,每位管理员承担一定数量的老干部,保证老干部有专人服务。其次是责任化内容。管理员既是服务员、联络员和反馈员,也是老干部党支部助理员,保证服务老干部不扯皮。第三是责任化考核。涉及落实老干部各项政策及规定的具体工作全部由管理员负责,并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对工作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办法。 2.规范化管理,统一待遇标准 以做好重大节日慰问为落脚点,统一非生产性福利待遇,解决老干部在原单位“待遇不一、思想各异”等问题,稳定老干部队伍。中心把非生产性福利待遇分为四类情况进行落实。第一类为元旦、五一、国庆三大节日的慰问,第二类为春节、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慰问,第三类为高温、春季以及三八妇女节、八一建军节指定对象的慰问,第四类为重大庆典活动的慰问,如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四类情况都有具体发放标准和要求,并且随着集团的发展待遇标准逐年提高。 3.科学化建设,统一工作制度 不断修订、完善、汇编老干部工作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2006年,中心把25项规章制度进行整理,形成《规章制度汇编》一书,规范老干部工作。2010年,中心整理完成了《工作制度汇编》一书,进一步把握服务之重、拓展服务之面、构建服务之网。汇编的54项工作制度,贴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今年,又制定了《离退休支部组织外出活动制度》、《联系家属(子女)制度》,完善了《离退休党支部换届选举程序》、《退休干部药费报销审核手续的补充规定》、《生日祝贺制度》等制度。 4.制度化调研,统一思想认识 围绕“探索实践,加强研究,解决问题,指导工作”的要求,中心每年年初部署调研工作,化半年时间进行调查研究,9月份召开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九年来,完成了40多篇调研文章,其中多篇调研文章获得省、市老干部局的调研成果奖。中心的调研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开拓视野,掌握脉搏方面,例如《建立社区临时老干部党支部的思考》;解决具体问题,出思路,出对策方面,例如《向老干部通报情况方式的调研》;指导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水平方面,例如《服务方式转型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需要》。 二、创新工作方法 提升服务质量 1.利用各方资源,拓展服务空间 中心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干部服务。从2005年开始,加强了与独居老干部所在社区的联系,与社区一起研究关爱独居老干部的方法。2006年,在市委老干部局和城区各区委老干部局的支持下,与20个社区签订“爱心共保公约”,为独居老干部“四就近”提供保障。以后,每年召开“携手关爱独居老干部”座谈会,与社区共同探索和建立以中心为依托,社区为辅助的居家养老爱心网络。七年来,已与47个社区签订“爱心共保公约”。 中心与集团团委一起开展“情暖老干部”结对活动。2010年,集团下属16家单位的团组织与20位老干部结对,老干部感受到了团组织的细致服务。 中心与普惠健康服务中心合作,在地市级离休干部中进行“健康管理”试点,让老干部体验第三方的健康服务。中心与沧浪区委老干部局活动中心签订资源共享协议,为老干部提供就近活动的便利。中心还特别制作《爱心联系卡》,分发给每位离休干部,为他们外出提供方便和安全保障。 2.满足个性需求,延伸服务领域 2007年起,中心在原先“春节必访、高温必访、生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老干部的基础上,明确了“有需求必访”的工作要求。老干部只要有事求助,一定要及时走访,切实为老干部解难事、办实事,化解老干部的后顾之忧。 对老干部个性化需求,中心做到了不分份内份外,只要能帮助老干部,就努力办理;不分难度大小,只要老干部满意,就抓紧办理;不分亲疏远近,只要政策允许,就一定办理。中心在协商财产分配、保管工资存款、调解租房纠纷,协调邻里关系、联系房屋维修、陪同看病配药,落实住房政策、处理拆迁矛盾、反映呼声要求,等等方面,努力为老干部服务,得到了老干部普遍赞扬。 3.关爱关注健康,突出服务重点 中心以“健康第一、幸福至上、快乐生活”为宗旨,关爱关注老干部健康。每年举办健康讲座,普及保健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新理念。每年举行大型义诊活动,请医院专家为老干部咨询服务。近年来,与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合作,请著名老中医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专场介绍养生知识、把脉开方。2012年,又将四个专场服务调整为月度服务,每月安排1-2名老中医坐堂为老干部健康服务。 中心在老干部中开展“健康大家谈”活动,弘扬健康文化,关心老干部健康。2010年,将老干部多年积累的养生方法、健康理念和锻炼方式等体会,汇编了22万字的《健康大家谈》一书。2010年5月,中心主编彩印的《养生保健报》创刊,指导老干部健康生活。 4.了解掌握动态, 量化服务内容 中心每年3月31日前,要求管理员调整充实老干部信息库的内容,保证老干部个人信息可靠、真实。目前,离休干部信息库涉及26项内容,退休干部信息库涉及20项内容,离休干部遗属信息库涉及16项内容,这些信息在中心内部实现了资源共享。 中心实施台帐工作法,记录管理员的工作情况,记录每位老干部参与中心活动的情况。《管理员工作台帐》包含了慰问情况、每月联系一次情况、来信来访情况、社区联系情况。《老干部参加活动台帐》有12个内容,列举了参加各项活动的情况。《党支部活动台帐》反映支部活动的参加人数、活动内容、建议和意见等情况。《实物发放台帐》记录学习材料、活动奖品、有关物品、书籍等发放情况。四本台帐记录到人、关注细节,使各项工作和活动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创新工作内容 优化服务举措 1.创新活动载体,不断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 中心夯实组织基础。一是按照集中前老干部所属行业、企业的类别和人数的多少,组建老干部党支部。二是每年开展支部工作培训,指导老干部党支部开展工作。三是每年“七一”前夕,表彰“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四是指导党支部定期换届改选。 中心创新支部活动。2006年,开展“帮扶结对爱心助学”活动,搭建“奉献社会献爱心”平台,老干部关爱贫困学子。2008年,开展“寻找身边的闪光点”活动,搭建“老有所为发挥积极作用”平台,挖掘老干部热心于学习宣传、社会公益、家庭和谐、教育后代、健康养老等方面的好人好事。2011年,开展“过一次有意义的组织生活”,搭建“为党旗增辉,庆祝建党90周年”平台,加强党支部思想建设。2012年,开展“支部最佳党日”示范活动,搭建“丰富支部活动内容,创新支部活动方式”平台,增强老干部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开展征文活动,不断深化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 中心围绕各个阶段主题教育要求开展征文活动。征文反映学习教育成果,宣传革命事迹,弘扬社会正气,倡导快乐生活,并且保留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先后出版了《老骥情怀》、《学荣辱观忆革命史》、《知荣辱抓作风促和谐》、《学习十七大体会文章汇编》、《祖国万岁》、《健康大家谈》、《在党旗下成长》、《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八本书,留下了110多万字的宝贵精神财富。 开展征文活动,深化了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极大地焕发了老干部的精神面貌。老干部爱学习、顾大局的多了,讲理想、乐奉献的多了。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心老干部的各类捐款达100多万元。其中,“帮困结对爱心助学”捐款10万余元,党员关爱基金捐款44.461万元,汶川特大地震捐款34.25余万元,玉树地震捐款14.69余万元。 3.倡导文化养老,不断丰富老干部活动的内涵 中心丰富多彩的文化养老活动,多形式、多层面地满足了老干部的不同需求,使老干部精神矍铄、生活充实、乐享晚年。 中心大型活动欢快。“七一”文艺汇演,连续两个多月的排练,老干部洋溢在喜庆欢乐的氛围之中。“重阳节”趣味运动会,每次都吸引了数千人次的老干部参与,焕发了老干部的童心。参观工农业建设项目,每次历时半个月,800多位老干部参与,抒发了老干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中心兴趣活动活泼。成立了合唱、舞蹈、乒乓球、太极拳、斯诺克、门球、棋牌等8个兴趣小组(活动队),吸引了近200名老干部加盟,各兴趣小组(活动队)定期开展比赛和对外交流活动,多次为中心赢得荣誉。 中心纪念活动多彩。适时组织书法、绘画、摄影、集邮展、荣誉证章展、藏品图片展,展示老干部的精神风貌。 4.加强信息宣传,不断弘扬老干部的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 中心办好《老干部中心信息》、《宣传栏》和工作网站,发挥主渠道的宣传作用。《老干部中心信息》综合报道老干部各方面情况,《宣传栏》用图片形式展现老干部参加各项活动的风采,工作网站及时反映老干部的心声、宣传老干部的事迹、跟踪老干部的生活。 中心坚持用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导教育老干部,经常树立、宣传、推广老干部在社会、家庭、中心发挥作用的典型,形成老干部在思想政治、道德品德、教育后代、文化学习和活动四个方面创先争优、发挥作用、作出榜样的喜人局面。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刘 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