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老同志的方针政策,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努力发扬“三心”精神,今年还以“提升服务年”为主题,不断探索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老干部工作还会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认为把老干部工作做的更细更实、更好更优,确保政治学习到位、生活待遇落实、关心服务及时是老干部工作要努力的方向。
一、服务中心离休干部的基本情况
1、人员情况
中心现有离休干部532人,其中空巢家庭为305人,独居的为55人,党员413人。中心党委建立23个离休党支部,分五个管理室,11名管理员进行服务。中心离休干部中80岁以上的有467人,占总人数的87.8%,这部分同志大多数行动不便,信息不畅,进入了高龄和高发病期,生活上需要照顾,精神上需要抚慰。80岁以下的有65人,占总人数的12.2%,他们年龄相对较轻,文化程度较高,身体素质较好。
2、离休干部的需求
在两项待遇上离休干部还有许多需求,主要表现在:
(1)部分身体健康的离休干部(占老干部总数的30%-50%)渴望丰富多彩的政治活动。他们中的大多数多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对党和国家政策非常关心,要求开展各种政策学习、理论探讨,特别强烈要求组织形势报告会,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对国际形势非常关注,希望经常参加最新的国内外形势讲座。
(2)随着离休干部逐步进入了“双高期”,年龄增长、身体渐弱,许多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同样希望参加各类活动,他们常常盼望能够正常参加学习和支部活动,对重大政治活动非常重视,有的让子女或保姆陪同也要参加中心各类活动。
(3)有部分老同志提出生活待遇某方面还不到位,涉及住房、工资等问题;有部分老同志由于再婚发生了家庭纠纷方面的特殊问题;还有老干部与社区邻里之间产生矛盾等等。
二、在落实两项工作上我们的主要做法
老干部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势下如何落实好两项待遇,2011年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
1、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中心党委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宣传和布置“创先争优”活动。把加强支部建设,评选“五好”党支部、“五优”共产党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丰富支部活动内容,创新支部活动形式,增强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适时组织形势报告会,广泛开展“关爱帮扶”行动,做好“党员关爱基金”募集工作,支持和鼓励老干部继续为和谐社会作贡献等方面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内容。老干部党员认真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离休干部第十四党支部等6个先进集体和离休干部严毅等46名优秀党员 。
2、隆重纪念建党九十周年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今年开展了“为党旗增辉”主题系列活动,反映老同志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光辉历程,展示中心老干部、老党员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面貌。主要内容有: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表彰 “五好”党支部和“五优”共产党员;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过一次有意义的组织生活;在党委统一组织下,开展“帮扶生活困难群众”行动共捐款133870元,“爱心助学”捐款94061元;举办“颂歌献给党”文艺汇演;开展“在党旗下成长”征文,收到征文209篇。
3、不断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
今年中心认真贯彻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按照党章规定,对13个任期满的支部适时换届,选举党性观念强、民主作风好、有服务奉献精神、身体条件相对较好的同志担任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做到班子健全,结构相对合理,分工明确。不断加强离休干部党支部建设,通过支部活动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离休干部党员与时俱进,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好支部在离休干部当中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每个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实际过一次有意义的组织生活,专门学习了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的先进事迹材料,并组织了学习座谈,广大离休干部们被杨善洲的精神所打动,过了一次有意义的组织生活,不断引导离休干部始终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
4、用政策沟通化解老干部的思想问题
政策是党的政治工作生命线,不断提高政策水平,才能准确运用政策,成为熟悉业务的“政策通”、理解老干部的“贴心人”、促进工作的“多面手”。年初,我们认真学习了老干部工作各项政策和新汇编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台帐,建立建全了全部离退休干部信息汇总表,统一服务规范,严格执行一系列老干部的政策,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到位。今年有3位老干部家属提出的住房面积不达标的问题,我们都耐心听取反映,认真了解调查,反复对比政策,制定正确方案,共解决住房补贴13万余元,不但使老干部非常满意而且还避免了重大家庭纠纷。对于不符合政策的问题,也按政策做耐心的解释,做好沟通协调,让老干部理解政策,解除思想问题。
5、改进服务手段,拓展服务空间
中心老干部平均年龄为83.5岁,随着他们年龄越来越大,行动越来越不方便,并且进入高龄、高发病期,为了不断适应老干部工作需要,逐步实现服务提升,我们从一般性服务向差别化服务转变、从照顾关心服务向心灵慰藉服务转变、从程序性服务向主动性服务转变,全体服务人员做到有呼必应,有叫必到,全力为老干部排忧难解。对生活困难、身患重病的老同志,加大服务力度,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五室化建独居老干部吴德贤已90高龄,患多种疾病,行动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他上半年五个月换住了5家医院,工作人员都及时到他病床前看望,其中6月20日下午2:00他从101医院突然来电话,身体不适,要求管理人员马上到病房,虽然工作人员3:00要参加“七一”演出,仍然赶到病床前,询问情况,让医院开通氧气,马上会诊,处理好吴老的问题才离开。提供上门服务、主动服务,开展“精神慰藉”活动,中心与集团团委一起,实施了“情暖老干部结对行动”计划,共有18位老干部参加结队活动。近年来老干部家庭矛盾时有发生,夫妻间,子女间各种矛盾频发,有个老同志再婚后,与妻子闪离又闪婚,矛盾很多,管理人员多次上门劝解,有时老同志电话要打近两小时,管理人员耐心帮助劝慰处理。还有解决老干部和女儿几次对簿公堂,姐妹反目问题等等。
三、落实两项待遇要不断探索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新的形势下我们要认真落实李源潮部长“带着感情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指示精神,从三方面认真落实两项待遇。
1、政治上要重视,组织上要创新
在离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落实中央部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突出思想信念教育,以加强离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为主线,不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用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进行教育活动,举办各类适合老干部的形势报告会、讲座,不断满足老同志的政治需求。一方面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强化组织建设,不断优化离休干部党支部的配置。另一方面要注重学习方式方法上的创新,要针对离休人员年龄大、居住分散的状况,采取分散为主与集中为辅的学习方法,采用专题送学上门、读看结合等学习方式,组织老干部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要以老干部党支部为核心,以老干部中心为阵地、组织老干部就近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让老干部党员坚定党的信念,强化党员意识,始终做到“离休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2、生活待遇从优,关心帮助为主
执行一系列惠及老干部的政策措施,落实老干部待遇,维护老干部利益,关心照顾老干部,在生活上多照顾,把关系到老干部晚年生活的问题处理好、解决好,把涉及到老干部切身利益落实好、维护好,及时帮助老干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老干部身边,让老干部享有健康、愉悦、美好的晚年生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让老干部普遍满意。坚持经常性的走访慰问,重大节日要主动走访,让他们感受组织温暖。特别是要关注身患重病的老干部,为他们排忧解难、雪中送炭。对行动不便和身边无子女的空巢老干部实行定期上门慰问,为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老干部给予医疗保健指导,帮其排忧解难,切实把温暖送到老干部身边,让老同志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慰籍。为老干部提供“主动服务”,时刻关注离退休干部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时时做到政治上关心,组织上凝聚,生活上照顾,精神上鼓舞,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实处。
3、把握心理特征,精神慰籍鼓励
目前中心处于“两高期”的老干部占总数的55%以上,普遍有多种疾病,有的老干部身患重病和绝症,卧床不起,常年住院,还有的老干部丧偶,身边又无子女,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容易产生悲观的生活态度,造成孤独感和心理问题,影响老干部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今后要将心理疏导融入到老干部“两高”期,着力突出个性化服务,把握老同志的心态特征,有针对性的心理对话。当老干部家庭出现重大变故时,要认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给老干部多一些倾诉机会,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非常时期,走出心理阴影的困境。对行动不便和身边无子女的空巢老干部实行定期上门慰问,给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老干部配备医疗保健医生,帮其排忧解难,切实把温暖送到老干部身边。
作者: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罗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