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陈惠良:积极倡导全新的健康管理模式
【发布日期: 2011/9/27 】【来源: 创投离退休中心 】【阅读次数: 4626 】【关闭窗口

 

    2011年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为了提升服务、拓展离休干部服务新领域,对部分离休干部实施了健康管理。通过试点,旨在构建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致力于维护离休干部的健康生活,让广大离休干部真正享有一个幸福、安宁、保持尊严的晚年。本文就健康管理试点情况进行调研,以达到积极倡导全新的健康管理模式的目的。
    一、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1、健康管理试点的由来
    早在2010年服务中心就在思考,在“关爱健康年”之后,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关爱老干部的身体健康,让老干部居家享受健康服务。那一年,我们在汇编的《健康大家谈》一书中,专门介绍了健康管理知识,希望引起离休干部的关注和重视。
    进入2011年以后,中心党委在制定年度工作目标时,根据离休干部的健康需求,将健康管理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得到了创元投资集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针对离休干部的结构状况,服务中心召开了多层次的座谈会,通过广泛听取意见和进行大量的走访摸底工作,最终确定以自愿原则,在37位地市级离休干部中,选择18位地市级离休干部作为健康管理试点对象,通过试点来尝试健康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8位参与试点的离休干部平均年龄86.5岁,其中患癌症的有3人,多数老同志患糖尿病、心血管、高血压、哮喘等各种慢性疾病;在18位老干部中,独居2人,空巢家庭12人,与子女同住4人。
    2、试点方案的确定
    在众多的健康管理服务单位中,我们选择了苏州普惠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合作。我们把离休干部“对健康管理有体验、有依赖”作为制定试点方案的基本要求,试点时间确定为一个年度,服务费用按老干部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档)测评结果结算,并要求试点期满,服务单位必须提供每位老干部健康管理服务资料(含主要疾病和治疗用药情况)。
    双方反复协商,确定了八项服务内容。上门服务:安排专门服务专员,一个月至少提供两次。干预服务:根据健康调理方案进行饮食、营养指导和生活运动干预指导。检测服务:定期开展血压、血糖等身体健康指标检测。特需服务:日常用药、就医、住院等,由专门服务人员提供帮助服务,并定期到医院关心看望。跟踪服务:病后恢复期,及时上门关心和服务,对医院医嘱用药、生活等方面进行康复指导。咨询服务:为有需求的老干部定期提供老年心理专家咨询服务。应急服务:开通服务热线,为老干部提供力所能及的生活特需服务。养生服务:邀请苏州知名中医专家为老干部提供中医问诊、养生、进补指导服务。
    3、试点服务的实施
    实施健康管理按四个步骤。一是细致的信息收集。由健康管理师会同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了解离休干部历年的健康体检情况,并以书面形式做好他们日常生活习性等方面的问卷工作,收集好个性化的基本信息资料。二是专业的信息分析。健康管理师将收集到的基本信息资料进行数据管理,并进行风险预测与健康评估。三是及时的信息处理。建立离休干部健康档案系统。设立家庭医生管理系统和个人自我管理系统;医患互动平台和健康风险评估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和健康教育系统。四是科学的健康促进。针对健康档案系统的具体情况,由医学专家就风险预测与健康评估情况设定管理目标。健康管理师对离休干部提供个性化管理,提出就医指导及干预计划。一个阶段以后,将相关汇总数据,提交专家顾问团队,给予阶段性评估,检查计划实施效果,并根据具体情况修改健康管理计划。
    二、试点工作中反映的一些问题
    1、思想观念上存在许多模糊认识
    有些离休干部认为健康管理工作应由相关产业政策扶持,政府列入实事工程,不需要服务中心乱花钱;有些把健康管理与看病等同起来,认为专业医院、专家是最重要的,担心健康管理没有效果;部分独居、空巢家庭的离休干部由于参加社会活动、与朋友接触交流少,对排解烦恼,释放不快,解疑释惑缺乏有效的自信,接受新生事物和正确的消费观存在偏差,对投资健康、预防疾病、有偿服务等理念不能理解和难以承受。
    2、操作上还需要进一步磨合
    健康管理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事物、新概念。健康管理的成效从老干部知道、支持、到信任是个渐进的过程。如由于老同志长期熟悉和习惯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交往,而与健康管理师的沟通方式和交流就不易融洽,对他们经常上门多少有点不太放心。再如老同志的家属子女对健康管理认同度不高,难以起到配合作用。另外,健康管理的一些新理念、新办法尚没有被公众所接受,还看不到健康管理所具备的省时、省心、省事、省钱等先进的服务特点。为此,在操作健康管理工作上,还需要得到各方面的磨合。
    3、成本上还比较高
    健康管理需要经常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内容多,涉及的范围广,这样成本自然就比较高。由于成本高,在离休干部中全面实施健康管理难度就比较大,任务就很重。当然,如果参与的人员增多,一些成本会适当的减少。
    4、社会上的议论很多
    对实施健康管理工作,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有不同的看法。健康管理工作,很多时候外界只会看到它高消费的一面,而不去言论其带来健康享受的效果。有些人缺乏对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的真正理解,只看到现在离休干部待遇已经很好了,可以满足了;有些人对实施健康管理质疑颇多,认为现在的健康管理技术上无法实现、服务上难以保证、效果上难以体现。
    三、对离休干部实施健康管理的思考
    1、充分认识离休干部实施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离休干部目前全部进入了双高期,由于年龄偏大,大多体弱多病,随着独居、“空巢”家庭增多,需要我们老干部工作人员改变滞后、单一的服务管理思维方式,创新个性化的科学服务理念。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对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系统的检测、评估、干预等手段持续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非常适合维护和保障居家养老的离休干部健康。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实施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老干部健康管理工作的力度,让老干部在体验第三方服务的基础上,延年益寿、幸福快乐。
    2、加强健康管理的宣传教育
    健康管理的宣传教育,要从老干部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加强管理后的效果、成功的实践等内容的宣传,以引起老干部的关注。要认真组织离休干部学习健康管理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知识,注重开展“关注健康,关爱生命”活动,让他们理解健康管理是科学管理、系统管理,不是没病找病;要让他们明确健康管理服务应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如何做?何时何地做等详细的内容,变“你要管我”为“我要你管”,从而使老同志的健康意识和参加健康管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3、明确健康管理工作职责
    实施好健康管理工作,要注重明确健康管理职责的界定,使不同的管理对象能够享受到个性化健康管理的服务。在这里,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单位是实施健康管理的重要载体,应全面准确地制定好综合防治策略,以提高老干部的保健效率;离休干部管理服务部门具有同心协调、积极配合的重要使命。通过明确职责范畴,从而减少工作中的主观行为,避免在操作规程中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保证健康管理体系在规范中持续有效地运行。
    4、强化健康管理的实效性
    随着健康管理的不断深入,从关注管理、接受管理到注重质量、追求实效,离休干部对健康管理的需求会逐步得到提升。在强化健康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上,我们一定要改变程序不规范,标准较欠缺,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和类型,制定分级管理办法,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一是对未病但具有风险因素升高的人员,要关心多点。以疾病预防、健康保健为主,做到时时有人提醒,有人督促,提供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二是对已病人员,要方便多点。帮助他们分析病情,传授如何有效地控制病情,合理用药的办法;做好心理调节,减轻心理压力,做到病情可控,尽快康复。三是对好转出院后的人员,要沟通多点。注重查看、跟踪康复情况,查收专家指导意见,完善康复数据,做好相关跟踪数据记录,定期回访并提供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措施,做到疑问有人答,困惑不担心。
    5、完善健康管理的激励机制
    健康管理的优质服务依赖于管理激励机制的完善,激励水平越高,管理得越积极,效果也就越显著。作为健康管理服务单位,应努力营造竞争环境,不断激发管理者的活力。同时,为适应离休干部的传统习惯,在上门服务时,尽可能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参与其中,以增加老干部对健康管理的认可度。老干部服务管理单位要建立比较客观、合理、适用的考核标准及推进健康管理的具体措施,把有效果、有需求作为标准之一,通过听取离休干部对健康管理师的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的评价,渐进地推进健康管理工作。
    总之,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拓宽健康服务渠道、创新健康服务内容、提高健康服务质量,为老干部享有科学的健康管理,构筑崭新的健康管理平台。
 
作者: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陈惠良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