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当前,离休干部党支部建设面临“成员年龄超高、活动缺勤率高、生病住院率高”三个新问题,且由于“三高”的不可逆转,对支部建设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支部建设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近两年来,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希望克服“三高”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离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与时俱进,有所作为。
一、“三高”问题给党支部建设带来的影响
在各级党组织的关心支持和具体指导下,目前,离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总体上比较正常。党支部按期改选,及时增补支书支委,认真考察培养发展党员,坚持每一到两月一次组织生活。支部成员积极参加情况通报会、时政报告会和各项活动。然而,由于“三高”及衍生的相关问题,也给党支部建设带来困惑。
1、活动缺勤率高,支部建设成效低
我们服务中心离休干部平均年龄已近84岁。有个支部13名成员中,101岁的1名,90岁以上的3名,平均年龄87岁,都达到或超过中国长寿乡村的水平了。年龄超高生病多、住院多,有的老同志一年住院几回是平常事,个别的已以病房为家了。可想而知,老干部党支部活动出勤从以前的百分之七八十降到现在的四五十,甚至三十几已是自然趋势。正常组织生活不能保证出勤率,支部建设必然受其拖累。
2、参与热情下降,学习活动组织难
老同志看到领导部门精心谋划,基层单位热诚组织的活动,特别是支部精心安排的活动,他们高兴归高兴,但总是说,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不由己啊。他们叹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他们英雄暮年难言勇难言行了。年龄大了,心理上的从众行为也更突出了。看到老同志张三不参加,李四也没空,自己有条件参加,有时也想想算了,其政治热情也有所消退。由此支部正常组织活动难度也加大了。
3、放任“三高”问题,支部建设作为难
“三高”现象的出现,如果我们难以适应,或消极对待或被动应付,听任出勤率下降,听任老同志活动热情下降。并认为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感到这是社会、家庭环境影响所至难以改变。就会使党支部建设流于一般,流于形式,支部建设便难以在克难创新中得到改进和加强。
二、“三高”时期加强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探索
针对“三高”影响党支部建设的组织生活出勤率低,参与热情下降,支部建设难有作为的问题,我们着重做了以下改进和探索。
1、配好支部书记,发挥支委作用
在“三高”时期,选好书记是支部建设的重点。一定要选配热心党必工作,年龄轻、身体好、素质高、乐于奉献的同志担任支部书记。近两年,我们加强了这方面工作,按期支部改选,及时调整支部书记。2010年,我们调整了4位支部书记。新书记李德明同志,她一改原老支书比较安于现状的传统工作方法,除认真准备、主持好组织生活外,她还主动关心全体成员的思想、生活、身体,积极参与服务中心对部分老同志的春节家访、高温慰问以及医院探望。她还单独走访高龄及生病老同志,将支部组织的关怀送到老同志的心坎上,受到老同志的一致好评。在“三高”时期,发挥每个支委的作用是支部建设的关键。“三高”时期支部工作量大、创新要求高,我们的支委各具特点、富有激情、认真负责。有的勤于思考,有的善于活跃气氛,有的敢于谏言,有的埋头肯干,有的关爱同志。离休14支部的支委们在支部建设中发挥特长,支部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党支部被评为省先进离休干部党支部。
2、创新工作方式,体现组织温暖
老同志不便、不能来中心活动,我们就上门且尽量多上门来弥补。近两年来,许多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从实践出发,在保持优良传统中创新走访内容和方式,大大增加了老同志与组织沟通的频率,无形中提高了老同志的活动出勤率,使老同志们的思想认识常新,余热作用不断。支部的上门慰问有,送书送报的“送学访”,春节前的“迎春拜年访”,夏季的“高温慰访”,医院的“探视访”,协调家庭矛盾的“家事访”,以及特殊问题的“特访”等等。在走访中,通报时政信息,交换思想认识,倾听工作建议,展望今后工作,化解家庭矛盾,协调处理难题,促进了支部建设的和谐发展。此外为减少到服务中心路远车挤不便的问题,有的支部还尝试以地域为中心,分建东西南北中五个活动片组,一个支委负责一个片组,进一步增加组织与成员间的联系。分片组后有的支委一家家上门走访,有的支委组织成员两周或半月再聚一次;有的支委增加了与所辖片组成员的电话联系,参与了支部对片组成员的有关走访。这样在创投中心纵向条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各片横向区域的联系。老同志们与组织的联系多了、频率高了,整个党支部建设相应得到了加强。
3、拓展活动内容,丰富活动方式
支部活动的求新、创新,自然引起大家的兴趣。有的支部每月一次支部活动,内容上一次以时政学习,传达讨论,思想政治内容为主,使老同志们了解中央最新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精神,知晓最新时政要事,保持思想常新。再一次则比较宽松宽泛,可以是社会杂闻漫谈,也可以是健康交流;可以是旧事勾想,也可以是现实评说;可以是经济政治热点话题,也可以是家常里短琐事。大家不拘一格,粗论简说均可,自然会兴趣盎然。有的支部还组织观看最新的电影,然后组织生活作些讨论评说。有的支部坚持爱心助学活动,支部书记每年两次上门慰问助学学子,回来后及时向大家通报情况。大家感到这样的活动踩在时代的脉点上,我们老有所学所乐所为,有意义感兴趣。在活动方式上,除中心组织的参观学习外,有的支部组织党员走出去,去领略最新建设成就。
在支部活动时,部分老干部都是老伴或家属护送来中心,我们尝试邀请老干部家人一起参加活动,让老干部及其家人在共同参与中兴趣得到延伸和提高。先是有时请部分家属旁听支部每月或两月一次的部分组织活动,然后邀请更多家属参与一年一次支部搞的春节小联欢活动。今年有部分支部还邀请家属们参加本支部的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家属们或感言叙述一番,或即兴清唱几曲,老同志们边上瞧着,其高兴、幸福溢于言表,藏都藏不住。在建党九十周年文艺汇演中,中心有两个支部动员老伴一起上阵合唱表演。原本有的老同志或兴趣难提,或已淡忘生疏想不参加了,经家属们一劝说一鼓劲,兴致调上来,积极参与排练,且练的有板有眼。离休2支部因此还得了二等奖。家属们的参与老同志们说,多了一对听文件传达的耳朵,多了一双观察活动的眼睛,更多了一份参与活动的兴致和愉快的收获。我们感到,更重要的是支部建设也得到了增强。
三、适应“三高”新情况加强党支部建设的三点建议
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老干部党支部建设是国家政治建设中基础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加强培训,提高支部能力水平
在新情况下,书记及支委作用尤为关键。支部活动的创新、搞活、搞实,主要主意他们出,主要原动力在他们身上。可以说他们执行力水平的高低,基本决定支部建设水平的高低。要与时俱进,跟上形势的发展,支书支委们常感到新知识不够,新能力见拙,他们希望上级有关部门通过专项培训,专题业务讲座来增添新知识、新能力。如先进单位的学习考察,先进经验的传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开展电脑知识、老年心理常识培训和法律知识讲座,便于支委们有针对性开展支部工作。
2、配好助理,形成有效管理机制
新“三高”时期,老同志们行动渐见迟缓,接受新信息,传递新信息的能力明显下降、运用周边资源创新有关活动的能力也逐步下降。因此,为支部书记配备助理员显得更为必要。进一步培训好助理员,以助理员的与时俱进,来促进支部建设跟上时代进步。上文所述的所有活动举措,助理员全部参与其中的讨论、部署和最终落实,不少活动,助理员还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因此,选配并培训好助理员要形成机制,在选配、培训、考核、奖惩等上要形成一套制度,以制度来保证和促进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的平稳有序、创新发展。
3、创新形式,不断拓展途径内容
在老同志的学习内容上,一方面要坚持重要政治文件、理论观点的学习,并根据老同志记忆渐衰的特点,可编辑文件、理论要点摘要,时事要闻选读供老同志学习。另一方面要以经济政治内容拓展到文化、社会建设领域,特别是有关健康生活知识,老同志有现实的迫切的需要,可不断增加,以助老同志颐养天年。在活动方式上,一方面支书身体好的情况下与助理员一起利用现代交通工具,多上门送学,慰问探视等等。另一方面,可利用现代视听工具,一些内容制成光盘或通过网络传递,并适当指导老同志掌握这些新工具,增加老同志学习参加活动的新途径。在发挥余热上,除了爱心助学外,还可拓展其它公益有意义的活动。在老同志部分家属参与的同时,还可探讨他们的第二,第三代帮助和带动他们参与相关活动,从而使支部活动增添活力,支部建设再获提升。
作者: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高履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