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思考
中共相城区委老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具有德高望重、阅历资深、作风优良的特点,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不断落实,离退休干部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如何组织好、引导好他们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老干部工作者面临的又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核心内涵
第一,地位上重视是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离退休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拓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回顾苏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无不渗透着广大离退休干部的心血和汗水。他们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深厚,社会影响广泛,是加强党的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良好局面的一支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当前,苏州正在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建设“三区三城”,进一步实现苏州的率先发展、和谐发展,这些事业都离不开老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各级党委要多重视离退休干部的地位作用,多激发老同志的政治热情和各种优势,关心苏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让老同志积极进言献策,并通过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第二,生活上关照是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作为从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同志,最大的希望就是所有离退休干部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安度晚年,身体上首先要保重,那就需要我们党委政府要在生活上多关心照顾,在待遇上多关注重视,保证离退休干部的生活水平达到本人满意的水平,这是他们发挥余热、促进中心大局工作顺利发展的根本前提。近年来,随着苏州市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深入推进,离退休干部的各项生活待遇稳步提高,应该说,苏州市离退休干部的经济生活待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都是走在前面的。有了这样良好的生活环境,才有了全市离退休干部总体上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也同时具备了离退休干部在一定范围内继续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第三,政策上明确是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制度保障。2008年,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坚持把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结合起来,引导离退休干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江苏省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利用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苏州市委也出台了《关于加强市管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老有所养同老有所为相结合和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引导和激励离退休干部着眼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作用”。这些制度政策的出台都集中体现了各级党委对离退休干部继续发挥作用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全社会形成了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良好氛围。作为离退休干部工作者,一定要准确吃透上级文件精神,充分认识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意义。
二、在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1.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一是从领导认识角度来看,有的领导认为离退休干部已经工作了一辈子,应该安度晚年;也有的领导认为离退休干部有较高的离退休金作为生活保障,应该把有限的工作岗位让给年轻人,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二是从离退休干部自身认识来看,部分离退休干部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为党和国家建立了卓越功勋,现在离开工作岗位了,应该享受天伦之乐、颐养天年。部分离退休干部认为,现在的社会时代不同了,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虽然有发挥作用的热情和愿望,但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持观望态度;还有的认为自己年龄大了,离退休了,就没用了,在家帮助子女照顾孩子就是发挥作用了,忽视了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和优势。三是从社会认同角度来看,有很多组织和个人,一方面认为,离退休干部年龄大了,身体上存在诸多隐患,怕聘用后出现问题不好处理;另一方面认为,多数离退休干部曾担任过领导职务,既是老领导,又是长者,地位和身份与其他人不同,致使多数管理者对他们在管理和使用上心存芥蒂,不愿意聘用离退休干部,从而在客观上造成离退休干部缺少用武之地。
2.在落实上缺少举措。目前,一些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在关心支持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方面,有时还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在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房屋场地、器材设备、书报杂志、交通工具、经费开支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有组织有领导地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相对来说还太少,整合离退休干部资源力量不足。尤其是目前,社区的功能还不够完善,组织力量还不强,为离退休干部在社区发挥作用创造的条件还不充分,有组织地组织离退休干部就近就便发挥作用还不健全。
3.在激励上机制不全。大部分离退休干部由于受经历、阅历的影响,他们普遍非常关心经济社会的发展,关心党和人民的事业,希望自己能够像过去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少老同志还自觉自愿做了很多值得称赞的工作。但是,由于宣传工作没有跟上,没有建立健全的表彰奖励机制,宣传的氛围和力度明显不够,使老同志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应有的褒奖,感到有些领导和部门对离退休干部这一群体的工作不够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广大老同志发挥作用的积极性。
三、针对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建议和做法
1.围绕时代发展加强教育,切实夯实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基础。当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更新观念,掌握新知识、熟悉新技能,才能与时代同步。一是加强老年教育。要切实推进老年教育的发展,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使广大离退休干部都能方便地接受再教育,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确保思想常新。二是突出技能培训。要以老年大学为主阵地,发挥老年大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育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使离退休干部接受现代科技知识,提高技能水平。也可以经常性地举办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专业知识培训班、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报告会,使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够跟上时代的节拍。三是拓展阵地作用。真正把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成为离退休干部参加活动的中心、传播知识的课堂、文体娱乐的场所、参政议政的阵地、科学生活的窗口。
2.围绕中心大局参政议政,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参谋作用。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采取宣传动员、启发引导、典型推动、提供方便等方法,引导离退休干部围绕中心工作、面向社会实践,就近就便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参谋作用。一是通报情况、征求意见。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都事先征求离退休干部的意见,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组织,积极引导。设立离退休干部参政议政的专门组织,是发挥离退休干部参谋作用的重要途径。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结合实际,通过创办各类政策咨询会、协会、研究学会等组织形式,使离退休干部在适合自己特长和兴趣的组织中,施展才能,继续为社会发展贡献光和热。
3.围绕载体建设注重创新,提升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成效。离退休干部离开工作岗位后,时间相对宽裕,精力相对充沛,愿意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要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利用多种载体,积极开展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一是推进涉老组织建设。想法设法为有关涉老组织提供活动经费、场地和必要的设施等,为他们能有效地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条件。同时根据离退休干部的特点和实际,科学讲究社会效益,使丰富离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和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开展主题系列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结合形势,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报告会、展览等,回忆峥嵘岁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离退休干部文艺骨干开展送戏下乡、广场文艺活动等,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改革开放累累硕果的喜人景象,弘扬社会新风尚。三是创新日常活动形式。可以与在职干部或青少年联谊开展书画、舞蹈、钓鱼、棋类等各类比赛和活动,还可以结合重大庆祝活动举办离退休干部书画展、集邮展、摄影展和文艺演出等,愉悦老干部的身心,展示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成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离退休是人生的转折点,离退休后如何安排生活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我们老干部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应当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教育引导离退休干部树立正确的离退休观,组织开展一系列适合离退休发挥余热作用的工作和活动,积极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离退干部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