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爱健康为抓手 努力营造老干部颐养天年的良好氛围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陈惠良
关爱老干部身体健康,努力让他们过上一个幸福、安宁、保持尊严的晚年,是老干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对老干部的两项待遇给予了全面落实,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广大老干部正分享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此刻,他们的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老干部“双高期”的到来,健康状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做好老干部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引导他们重视养生保健是当前我们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笔者就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从关爱老干部健康为出发点,将2010年定为“关爱健康年”,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旨在进一步认清当前影响和制约老干部健康的主要因素,关注老干部健康养生中的热点和难点,从而倡导科学的养生之道,更好地使老干部过上幸福愉快的晚年生活。
一、目前离退休干部的健康状况与特点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现有离退休干部1156名,其中离休干部551名。离休干部平均年龄已近83岁。虽然有69.1%的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基本正常,平时也能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但仍有30.9%的离休干部属常年患病,有的行动不便,足不出户,还有20多位老干部卧床不起,少数人员还长期住院。退休干部中虽然身体健康者所占比例较高,但绝大多数已是古稀。目前离休干部参加活动的人数在逐年递减,退休干部参加活动仍相当踊跃。
近年来,中心党委按照中央对离退休干部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精神上多关怀的要求。以维护老干部身体健康,引导老干部树立健康生活新理念,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切实增强荣誉感和幸福感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有效尝试,使广大离退休干部在“关爱健康年”中迈出健康新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乐观的心情,关注身心和谐。
好的心情能成就健康长寿。广大离退休干部在注重养生的同时,不忘养性,无论是对待名利得失,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乐观的心态。他们有的忘记年龄,以“无事以当贵”的乐观心情,调节好自己的精神状态;有的潇洒大度、乐观豁达、随遇而安;有的以旺盛活力,关心社会、奉献爱心、发挥余热,保持人格的完美与和谐。
2.以适宜的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增强身体素质,自然离不开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坚持进行锻炼,能预防疾病,消除疲劳。目前在服务中心,“运动是获取健康长寿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广大离退休干部养生保健的共识。近年来,离退休干部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通过参加各项培训,经过相互交流,不断探索,基本形成了自己“防、治、养”为一体的生活规律。虽然有些老干部身患疾病,但很多人精神上没有过多的恐惧,仍泰然自若每天坚持适度锻炼,在精神上做到战胜病魔。
3.以广泛的活动,丰富晚年生活。
践行广泛的兴趣活动,才能更好地丰富晚年生活,获取幸福人生。近几年,服务中心为离退休干部创建了舒适的活动环境,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娱乐、休闲活动,离退休干部摈弃传统的无所事事的消极生活方式,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积极投身于中心组织的各项兴趣小组活动,寓养于乐,使晚年的生活丰富多彩。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离退休干部健康的主要因素
人到老年,最宝贵的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有60%的因素取决于我们个人对健康和长寿的理解。当前,在离退休干部中,在正确认识健康与生活两者统一上还有差距,一些主观因素影响和制约了离退休干部身心的健康。
1.健康意识不强,造成生活质量不高。
老干部年龄越大,健康状况自然就会越来越差。一些老同志由于健康意识不强,遇事总是放不下、想不开,或者是看不惯、听不进,使生活始终处于忧虑和烦躁之中。一些从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担子没了,责任少了,但接踵而来的名誉观、价值观却惦记过重,认为做什么都是无功无利,造成自己的精力和体力都不能适应离退休的生活,使生活始终处于无乐趣和无满足之中。一些本来身体健康状况就比较差的离退休干部,由于常年离不开药物,使生活始终处于愁闷和叹息之中。有些一些老干部子女伤残在家,或子女身患重病,由于受子女困难状况的影响,使老同志生活始终处于低落和牵挂之中。
2.健康知识匮乏,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由于缺乏科学的养生知识,在健康生活规律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成为影响身体健康的罪魁祸首。如有的饮食不讲节制,营养不注意均衡;有的久坐不动,一天的时间就是看电视、书报,缺少运动;有的打麻将时间过长,造成精神的过度紧张;还有少数脾气暴躁,为了一点小事整天争吵不休等等。
3.健康心理失衡,造成不良的缺陷心态。
随着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现今独居、空巢的离退休干部家庭越来越多,由于缺少老伴、子女的关怀,在暮年的处境中没有了更多的沟通,怀旧的心理往往比较突出,尤其是独居老人,老伴去世后,缺少了爱情、友情、亲情,长期伤感过度,导致精神上、感情上的失落,寂寞感倍增,形成了心理障碍。这些老同志对过去的事物和做法往往比较偏爱,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却比较缓慢,自信心不强,有“凑合”生活,得过且过的心态,给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影响。
三、引导离退休干部保障健康长寿的措施
1.加强情感投入,贴近离退休干部健康生活。
关注离退休干部健康状况,在服务方法上改进,在服务内涵上创新,是当前保障离退休干部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保障离退休干部健康长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者,要加强情感投入,树立倾情服务、倾情关心、真情爱护、真情关爱、真心关怀的理念,把解决离退休干部健康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深入调查了解离退休干部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贴近他们的健康生活,认真研究他们健康状况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认真思索新办法,开辟新途径,创造新经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习生活好、教育后代好、家庭关系好,更好地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
2.加强健康教育,调节心理健康。
随着生活状况的改善,离退休干部已有原来关注房子、票子和儿子转化到关注健康、幸福、长寿上来。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健康的完善和调节非常重要。心理压力的增大,必然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不断加剧,各种心理问题必然成为影响健康和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只有通过加强老干部的健康教育,掌握心理活动,及时抓住思想和行为的苗头,注重启发疏导,以增强调节心理健康的针对性。这里,一是可以组织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健康专题讲座,请专家宣传健康教育知识,不断消除负面情绪;二是可以继续深入地举办“健康大家谈”活动,让老同志谈自己养生保健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可以通过新闻传媒和网络平台,传递健康知识新理念,进行近距离的交流沟通;四是可以通过开展评选“十佳健康老人”,围绕健康教育活动中的闪光点,引导离退休干部重视锻炼身体、调节心理平衡,形成人人崇尚健康的良好氛围。
3.加强知识宣传,改变生活方式。
要健康,就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任何不良生活方式,都是由不正确的思想认识造成的。我们要注重离退休干部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把生活方式具体落实到良好的习惯上。这里,一是要进行健康知识的培训,学习必要的养生保健常识;二是要形成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随时有清醒了解、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良好习惯,改变凭主观直觉掌握身体健康变化的不良习惯。三是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根据自己的疾病情况,积极配合医生,制定切实可行的保健方案,并坚持下去;四是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绪,积极参与适合自己生活乐趣的活动项目,陶冶情操、滋润身心、提高修养、提升品味,以助健康。
4.尽心尽责服务,让老人活得更有尊严。
什么叫尊严,尊严是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人都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肯定,这就需要用自己的社会价值来确立与激励。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了卓越功勋,理应享有这样的尊严。在尊严面前,离退休干部除了要树立一股浩然正气,一股自重自尊的清气外,作为老干部工作者,要从社会氛围抓起,进一步激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热情,工作中,始终把服务好老干部,心系老干部放在第一位,以孝心、尽心、同心的“三心”服务理念,心怀敬老之情,共谋为老之策,多做助老之事,使老干部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和满足,
5.积极有效探索,推进离退休干部的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作为新型的医疗保健方式,是对人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是在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健康管理是建立在现代营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的角度来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并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在起步阶段,可以从健康教育管理、生活方式的管理、需求管理,逐步发展到疾病防治管理、灾难性伤病管理和综合健康管理。目前的健康管理公司与医疗机构是合作关系,通过与专业健康管理公司合作,委托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对离退休干部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进行评估,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进行必要的干预。使离退休干部变被动的有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维护离退休干部健康的目的。
总之,关注离退休干部的健康、幸福、长寿,着重培养和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掌握正确的保健养生方法,努力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颐养天年的良好氛围,是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责无旁贷!
|